[发明专利]指纹成像模组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14192.4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4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管钰晟;朱虹;陆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高静;吴敏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入射光 上色 指纹成像 反射光 透光区 模组 图像传感器 电子设备 指纹图像 颜色层 光强 光源 采集 手指表面 指纹信息 透射率 位置处 投射 透射 反射 携带 | ||
一种指纹成像模组和电子设备,所述指纹成像模组包括:光源,用于产生入射光;颜色层,包括透光区以及分别位于所述透光区两侧的第一上色区和第二上色区,所述第一上色区位于所述光源上,所述透光区用于透射所述入射光,所述入射光经反射形成携带有指纹信息的反射光;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上色区所对应位置处,用于采集所述反射光获得指纹图像。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高所述颜色层对所述入射光的透射率,能够有效的增强投射至手指表面入射光的光强,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图像传感器所采集反射光的光强,有利于改善所获得指纹图像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成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指纹成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指纹识别技术通过指纹成像模组采集到人体的指纹图像,然后与指纹识别系统里已有指纹成像信息进行比对,以实现身份识别。由于使用的方便性,以及人体指纹的唯一性,指纹识别技术已经大量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公安局、海关等安检领域,楼宇的门禁系统,以及个人电脑和手机等消费品领域等等。
指纹识别技术中所采用的指纹成像模组,有一种是通过光学指纹成像模组采集人体的指纹图像:通过光源产生入射光;入射光投射至手指表层,经手指反射形成带有指纹信息的反射光;由图像传感器接收所述反射光,获得指纹图像。
当这种光学式指纹成像模组应用于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时,指纹成像模组成为了设备外观的一部分,因此对传感器的外观颜色就有所要求,需要对指纹成像模组进行上色处理,以适应设备的外观设计。
但是现有技术中经上色处理的指纹成像模组的外观颜色和成像效果均有待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指纹成像模组和电子设备,以提高成像效果,改善外观颜色。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成像模组,包括:
光源,用于产生入射光;颜色层,包括透光区以及分别位于所述透光区两侧的第一上色区和第二上色区,所述第一上色区位于所述光源上,所述透光区用于透射所述入射光,所述入射光经反射形成携带有指纹信息的反射光;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上色区所对应位置处,用于采集所述反射光获得指纹图像。
可选的,所述透光区的材料为透明光学胶或半透明油墨;或者,所述透光区的颜色层为光学镀膜。
可选的,所述透光区的透光率在20%到70%。
可选的,沿所述第一上色区指向所述第二上色区的方向上,所述透光区的尺寸在0.1mm到3mm范围内。
可选的,所述透光区与所述第二上色区的界面为第一界面;所述图像传感器具有朝向所述光源的端面;所述第一界面与所述端面齐平,或者所述第一界面位于所述端面和所述光源之间。
可选的,所述透光区与所述第一上色区的界面为第二界面;所述光源具有朝向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出光面;所述第二界面与所述出光面齐平,或者所述第二界面位于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图像传感器之间。
可选的,所述图像传感器具有用于采集反射光的感光面,所述感光面包括形成有感光器件的图像传感区,所述图像传感区具有靠近所述透光区的第一边界;所述透光区在所述感光面上的投影具有靠近所述图像传感器的第二边界;所述第一边界和所述第二边界之间的距离在0.1mm到3mm范围内。
可选的,所述透光区为闭合环形。
可选的,所述透光区的形状为圆环,圆环的内径在5mm到15mm范围内。
可选的,所述透光区的形状为矩形环或长圆形环。
可选的,所述环形透光区内圈的长宽比1:1到1:10范围内。
可选的,所述透光区的形状为矩形环,矩形环内圈的长在4mm到30mm范围内,宽在3mm到10mm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41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