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集成、低损耗、紧凑型平面光波导分路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14603.X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9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雍亚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常畅光伏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12 | 分类号: | G02B6/12;G02B6/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光波导分路器 输出端光纤阵列 输入端光纤阵列 光波导芯片 输入光纤 低损耗 高集成 光波导分路器 光分路器 输出光纤 钢盒 光纤 微结构光纤 连接损耗 三芯结构 使用寿命 弯曲损耗 依次连接 粘结性能 硅胶 对称 组装 替代 | ||
本发明涉及光波导分路器,具体涉及一种高集成、低损耗、紧凑型平面光波导分路器。一种高集成、低损耗、紧凑型平面光波导分路器,包括输入光纤、光波导芯片、输入端光纤阵列和输出端光纤阵列和输出光纤,所述输入光纤、输入端光纤阵列、光波导芯片、输出端光纤阵列和输出光纤依次连接,所述光波导芯片、输入端光纤阵列和输出端光纤阵列组装在钢盒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光纤采用对称三芯结构的微结构光纤。本发明通过改善光波导分路器光纤的结构,降低了弯曲损耗和连接损耗,从而提高光分路器的质量;另一方面光纤和钢盒之间的固定方式用AB胶替代常用的硅胶,增强了粘结性能,提高了光分路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波导分路器,具体涉及一种高集成、低损耗、紧凑型平面光波导分路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FTTX( 光纤接入网) 建设逐步展开,逐步建成全光纤网络,除了需要各种各样结构配线光缆、引入光缆实现光纤网络的接续和再分配外,在E-PON、G-PON 技术中,还大量需要光分路器来最终完成光纤到户的目的。而前述的光分路器是FTTH 光器件中的核心,它蕴藏着极大的增长潜力,将成为FTTX 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无疑将对光通信制造业带来了生机和挑战,同时也给光通信企业带来再一次高速发展的空间。根据接入网建设热潮的到来,从市场现阶段和未来需求发展态势看, 光分路器将成为PON 市场的主力军。
平面光波导分路器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损耗,如偏振损耗、弯曲损耗、连接损耗等等,降低其各种损耗是提高平面光波导分路器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集成、低损耗、紧凑型平面光波导分路器,改善光波导分路器的弯曲损耗和连接损耗,从而提高光分路器的质量。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集成、低损耗、紧凑型平面光波导分路器,包括输入光纤、光波导芯片、输入端光纤阵列和输出端光纤阵列和输出光纤,所述输入光纤、输入端光纤阵列、光波导芯片、输出端光纤阵列和输出光纤依次连接,所述光波导芯片、输入端光纤阵列和输出端光纤阵列组装在钢盒内,所述输入光纤采用对称三芯结构的微结构光纤,所述微结构光纤的中心与波导中心的偏差不超过0.5 μm,以实现低损耗连接。三芯结构的微结构光纤利用了光纤的谐振现象,实现了偏振状态的分离,在光纤输出端达到分离偏振光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光纤采用双模阶跃光纤。双模光纤具有低弯曲损耗和低连接损耗。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光纤包括高折射率纤芯、以及排布在其周围的低折射率包层、涂覆层及套层。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光纤穿过钢盒的外壁和输入端光纤阵列相连,所述输入光纤和钢盒的接口处通过AB胶固定;所述输出光纤穿过钢盒的外壁和输出端光纤阵列相连,所述输出光纤和钢盒的接口处通过AB胶固定。AB胶固化性好且粘结固定,可以有效固定光纤。
进一步地,输入端光纤阵列、光波导芯片、输出端光纤阵列用玻璃胶固定在盒体内。
相比较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一方面通过改善光波导分路器光纤的结构,降低了弯曲损耗和连接损耗,从而提高光分路器的质量;另一方面光纤和钢盒之间的固定方式用AB胶替代常用的硅胶,增强了粘结性能,提高了光分路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光纤分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输出光纤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输入光纤,2-光波导芯片,31-输入端光纤阵列,32-输出端光纤阵列,4-输出光纤,41-高折射率纤芯,42-低折射率包层,43-涂覆层,44-套层,5-钢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常畅光伏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常畅光伏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46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视场扫描成像光学系统
- 下一篇:多通道星形光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