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醛泥中糠醛的回收方法及其专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14743.7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4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薛永;赵英福;李佳林;马未;苏志国;张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7/48 | 分类号: | C07D307/4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胡澎 |
地址: | 054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醛泥 糠醛 精制塔 回收 醛水混合液 糠醛精制 专用设备 初馏塔 萃取剂 混料 下层 上层 糠醛回收装置 中空圆柱形 电机驱动 工艺回收 罐体结构 锅炉燃烧 搅拌桨叶 静置分层 快速搅拌 副反应 水洗塔 体积比 脱轻塔 脱水塔 预热 收率 回收率 送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醛泥中糠醛的回收方法,该方法是:糠醛汽依次经初馏塔、水洗塔、脱轻塔、脱水塔和精制塔处理后,由精制塔底得到醛泥,将所得醛泥与萃取剂按体积比1∶5~15混合并快速搅拌10~15min,然后静置分层,上层得醛水混合液,下层得废醛泥;上层的醛水混合液经预热后回初馏塔进行处理,下层的废醛泥送入锅炉燃烧;其中,所述萃取剂为水。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方法的专用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混料塔为一个中空圆柱形罐体结构,所述混料机构为电机驱动的搅拌桨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糠醛回收装置以及糠醛精制系统和工艺,回收了精制塔塔底产出的醛泥中的糠醛,糠醛的回收率大大提高,约达80%左右,提高了糠醛精制过程的整体收率。其次,采用本发明的工艺回收醛泥中的糠醛的过程中操作温度温和,回收过程中没有副反应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糠醛精制工艺中所产生的醛泥的回收处理,具体的说是一种醛泥中糠醛的回收方法及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糠醛(学名:α-呋喃甲醛)连续精制过程中,精制塔塔底会排出糠醛精制所产生的高沸物,即醛泥。现行醛泥回收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汽提塔,主要有浮阀塔和填料塔,其主要是在塔底通入蒸汽,利用醛水共沸提取糠醛。汽提塔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糠醛收率不高,二是醛泥中的糠醛在高温条件下易树脂化,从而堵塞汽提塔;另一类回收方法是使用残液釜,将醛泥或醛泥与水的混合液,通入残液釜,加热使醛水共沸回收糠醛,该方法同样容易使醛泥中的糠醛树脂化。
由于现有回收方法都不可避免有副反应发生,并且现有方法的糠醛回收效率也普遍较低,从而导致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普遍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回收醛泥中糠醛的新方法,以解决现有方法回收效率差的问题。同时,本发明还要提供一种该方法的专用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醛泥中糠醛的回收方法,该方法是:将糠醛汽依次经初馏塔、水洗塔、脱轻塔、脱水塔和精制塔处理后,由精制塔底得到醛泥,将所得醛泥与萃取剂按体积比1∶5~15充分混合10~15min,然后静置分层,上层得醛水混合液,下层得废醛泥;上层的醛水混合液经预热后回初馏塔进行处理,下层的废醛泥送入锅炉燃烧;
其中,所述萃取剂为水。
本发明所述的醛泥中糠醛的回收方法,所述萃取剂的温度25~60℃。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这样实现的:
所述醛泥中糠醛回收方法的专用设备,该设备包括混料塔及设置于塔体内的混料机构,并在塔体的侧壁上部设有进水管,在塔体的侧壁下部设有进料管,在塔体的底部设有出料管。
本发明所述的专用设备,所述混料塔为一个中空圆柱形罐体结构,所述混料机构为电机驱动的搅拌桨叶。
本发明所述的专用设备,所述出料管上通过三通连接第一排料管和第二排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有第一阀门和玻璃视盅,所述第一排料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排料管上设有第三阀门。
本发明所述的专用设备,在所述塔体的侧壁上设有液位器。
本发明所述的专用设备,所述塔体的底壁为锥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糠醛回收装置以及糠醛精制系统和工艺,回收了精制塔塔底产出的醛泥中的糠醛,糠醛的回收率大大提高,约达80%左右,高于汽提塔及残液釜的收率,且提高了糠醛精制过程中的整体收率。
其次,采用本发明的工艺回收醛泥中的糠醛的过程中操作温度温和,回收过程中没有副反应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糠醛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2、进料管,3、液位器,4、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6、第三阀门,7、玻璃视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47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