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手势操控屏幕图片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14875.X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0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谭登峰;康三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仁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3/04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8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势 屏幕图片 操控 方法和装置 三维坐标 移动方向 预选空间 关节点 人体手指 手势状态 通过设备 位置计算 受限 体感 预设 相加 记录 分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手势操控屏幕图片的方法和装置。通过设备获取人体手指的多个关节点的三维坐标;对多个关节点的所述三维坐标进行分析,判断手势状态为握拳状态,并记录当前手势的位置;根据当前手势的位置与相邻的上一位置计算预选空间轴的移动方向的位移;对连续多个预选空间轴的移动方向的位移进行相加计算,生成计算结果;判断计算结果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关系,执行屏幕图片的相应操作。该方法解决了传统技术中,体感设备对手势识别与执行控制操作受限的弊端的问题,实现了手势操控屏幕图片的可靠性与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感操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手势操控屏幕图片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领域的发展,支持体感功能的设备越来越多,这就对支持体感功能的设备的操作提高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技术中,上述设备对人体的动作识别速率低,识别的准确性差;再者,上述设备对多手势操控设备的实现具有受限的弊端,缺乏应用的可靠性与灵活性。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手势操控屏幕图片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实现对人体的动作识别准确性,且具有应用的可靠性与灵活性。
为达到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基于手势操控屏幕图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设备获取人体手指的多个关节点的三维坐标;对所述多个关节点的所述三维坐标进行分析,判断所述手势状态为握拳状态,并记录当前手势的位置;根据所述当前手势的位置与相邻的上一位置计算预选空间轴的移动方向的位移;对连续多个所述预选空间轴的移动方向的位移进行相加计算,生成计算结果;判断所述计算结果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关系,执行屏幕图片的相应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包括kinect体感器、深度相机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连续多个所述预选空间轴的移动方向的位移的和进行相加计算,生成计算结果包括:对预先获取的连续的三个z轴的移动方向的位移进行相加计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计算结果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关系,执行屏幕图片的相应操作包括:当所述计算结果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鼠标滚轮功能函数被调用以执行屏幕图片的放大操作;当所述计算结果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所述鼠标滚轮功能函数被调用以执行屏幕图片的缩小操作。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的一种基于手势操控屏幕图片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通过设备获取人体手指的多个关节点的三维坐标;分析与记录模块,用于对所述多个关节点的所述三维坐标进行分析,判断所述手势状态为握拳状态,并记录当前手势的位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手势的位置与相邻的上一位置计算预选空间轴的移动方向的位移;生成模块,用于对连续多个所述预选空间轴的移动方向的位移进行相加计算,生成计算结果;判断与执行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计算结果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关系,执行屏幕图片的相应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包括kinect体感器、深度相机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成模块包括:计算单元,用于对预先获取的连续的三个z轴的移动方向的位移进行相加计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判断与执行模块包括:放大单元,用于当所述计算结果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鼠标滚轮功能函数被调用以执行屏幕图片的放大操作;缩小单元,用于当所述计算结果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所述鼠标滚轮功能函数被调用以执行屏幕图片的缩小操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手势操控屏幕图片的方法和装置。通过设备获取人体手指的多个关节点的三维坐标;对多个关节点的所述三维坐标进行分析,判断手势状态为握拳状态,并记录当前手势的位置;根据当前手势的位置与相邻的上一位置计算预选空间轴的移动方向的位移;对连续多个预选空间轴的移动方向的位移进行相加计算,生成计算结果;判断计算结果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关系,执行屏幕图片的相应操作。该方法解决了传统技术中,体感设备对手势识别与执行控制操作受限的弊端的问题,实现了手势操控屏幕图片的可靠性与灵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仁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仁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48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