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α‑萘酚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115043.X 申请日: 2016-12-07
公开(公告)号: CN106732575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发明(设计)人: 许磊;张晓敏;陈磊;袁扬扬;徐力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主分类号: B01J23/62 分类号: B01J23/62;B01J23/652;C07C37/07;C07C39/14
代理公司: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40 代理人: 张莹
地址: 116023 ***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制备 萘酚 催化剂 及其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α-四氢萘酮脱氢制备α-萘酚的催化剂及制备与应用,属于化学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α-萘酚是一种重要的农药、医药、染料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香料制造,手性催化剂合成等方面。目前工业上合成α-萘酚的途径主要有磺化碱熔法和萘胺水解法。其中磺化碱熔法是目前国内外工业化主要采用的方法,技术比较成熟。该方法以精萘为原料,用硫酸磺化得萘磺酸,有α-和β-两种异构体,α-萘磺酸含量为83-85%,β-萘磺酸含量为15-17%。加入镁或钠盐可使β-萘磺酸生成难溶的β-萘磺酸盐而除去,α-萘磺酸盐经碱熔、酸化而得到α-萘酚(Technology&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40,No.2,2011)。该工艺过程中会排放高浓度的酸性含盐废水,劳动强度大,还产生粉尘、酸雾等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处理技术难度大、成本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持久性的严重影响。尽管近几年来,科研人员对生产工艺和污水处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由此工艺过程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萘胺水解法是萘经混酸硝化,得硝基萘,用铁粉或二硫化钠还原,得α-萘胺,再以稀硫酸为介质,α-萘胺加压水解得到α-萘酚(CN100999444,2006.)。本工艺流程长,设备腐蚀严重,废水处理量大,同时中间体萘胺是毒性很大、公认的致癌物,所以目前此工艺已经面临淘汰。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在国外期刊及专利中,已有从四氢萘酮脱氢法制备α-萘酚的相关报道。1952年,Robert Jahnson用石灰石催化剂,将α-四氢萘酮高温(500-650℃)脱氢制备α-萘酚,收率约80%(U.S.P,2595.266)。在1966年,波兰有机化学研究所探讨了各种催化剂(镍、铜、钴、钙、铁、镁等)对脱氢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以纯的四氢萘酮为原料时α-萘酚收率最高可达75%(Przem.Chem.,45,No5,1966)。现有的α-四氢萘酮脱氢催化剂仍存在着活性低、选择性低、易失活等问题。为了实现α-萘酚的清洁生产,需要开发活性好,选择性高的脱氢催化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α-四氢萘酮脱氢制备α-萘酚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用于α-四氢萘酮脱氢制备α-萘酚,在提高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的同时,大幅提高了α-萘酚的选择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α-萘酚的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包括载体、活性组分元素和助剂组分元素,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元素选自铂族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助剂组分元素选自锡、铬和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铂族金属元素选自铂、钯、锇、铱、钌、铑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活性组分元素是铂。

优选地,所述活性组分元素在催化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活性组分元素在催化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3~1%。

优选地,所述助剂组分元素在催化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助剂组分元素在催化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3.0%。

优选地,所述助剂组分元素在催化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锡0.5~2%,钠0.5~2%,铬0.5~2%。

优选地,所述载体选自氧化铝、氧化硅、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载体为氧化铝。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上述任一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以下步骤:

(1)采用浸渍法在载体上负载助剂组分元素锡,得到载锡样品;

(2)采用浸渍法在步骤(1)所得的载锡样品上负载活性组分元素,得到载锡和活性组分样品;或者,

采用浸渍法在步骤(1)所得的载锡样品上负载活性组分元素以及钠和/或铬,得到载锡和活性组分样品和钠和/或铬的样品;

(3)将(2)所得载锡和活性组分的样品、载锡和活性组分样品和钠和/或铬的样品在氢气气氛下还原,即得所述制备α-萘酚的催化剂。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氧化铝为载体,采用浸渍法负载催化剂助剂锡,然后经过干燥、焙烧;

(2)以(1)中制备的载锡氧化铝为载体,采用浸渍法负载铂族活性组分和钠、铬催化剂助剂,然后经过干燥、焙烧;

(3)将(2)中负载铂族金属和催化剂助剂金属的氧化铝在氢气气氛下还原,其中还原温度为300~600℃,还原时间为4~48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50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