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局部含棉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5643.6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7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林祥春;蔡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4374 | 分类号: | D04H1/4374;D04H1/4266;D04H1/7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局部 无纺布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局部含棉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该局部含棉无纺布包括表层纤网和底层无纺布,表层纤网呈条带式,其通过纤维穿插、缠结形成的缠结点固结在底层无纺布上,所述的表层纤网的纤维由50%~100%棉纤维组成。由于在用于吸收制品面层时,与皮肤之间接触的仅是面层局部区域,所以该局部含棉无纺布不但充分利用了由天然纤维构成的表层纤维层的亲肤、安全特性,而且可以在保证亲肤性的基层上进一步减少的表层棉纤维的使用量,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同时该局部含棉无纺布还可以有效解决面层与侧翼或立体护围粘合不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用于一次性吸收制品的表面局部含有棉纤维的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背景
在一次性吸收性制品,如婴幼儿用尿片、尿裤、妇女用卫生巾、产妇用卫生垫、成人用失禁用品等,无纺布作为面层材料成为吸收制品不可或缺的重要构件,不但因为其直接与人体肌肤相接触,同时也起着将液体导向吸收内芯的关键作用。因此,在具备良好的透液能力的同时,保证使用环境下肌肤的舒适、干爽是对无纺布面层的普遍要求。
由于传统的基于化学合成纤维的无纺布面层在亲肤性、非致敏性等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近些年,无纺布面层材料多倾向于采用天然纤维纯纺或混纺制作。但是,天然纤维(如棉纤维、麻纤维、蚕丝纤维等)在实际无纺制作过程中,由于天然纤维的可纺性差、且原料价格较高等原因,使得其制作成本普遍偏高。而以棉质为主的无纺制品由于棉纤维不具备热粘合特性,在后续应用制作卫生制品过程往往还需喷胶粘合,不但制作工艺繁杂,且增加了制作成本。中国专利公开号为201310316078.X,公开日期为2013. 10. 16,发明专利名称为:一种含棉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公开了一种含棉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该含棉无纺布表面层克重为由30%-100% 的棉纤维组成,该棉纤维贯穿所述的无纺布增强层。其制造方法是将构成所述表面层的棉纤维经过梳理机梳理、铺网后,平铺在所述的无纺布增强层表面上,而后经过单面或双面水刺工序将所述的表面层纤维固定在无纺布增强层上,经过烘干、收卷形成所述的含棉水刺无纺布。该含棉水刺无纺布既能够保持棉纤维柔软亲肤的优势,又能够改善水刺无纺布的强度,采用此种方式加工的水刺无纺布只需要较少量的棉纤维就可以达到普通水刺无纺布的触感,节省棉纤维,成本低。但是在制成一次性吸收制品时,无纺布面层的两侧边缘部分需要和防止侧漏的拒水侧翼或立体护围相粘合,由于拒水侧翼或立体护围多采用拒水纺粘无纺布或拒水热风无纺布,所以在粘合时,如果面层无纺布的面层是含棉纤维,由于表面张力的差异,可能会产生粘合不牢造成的产品合格率下降,或热熔胶使用过多造成的皮肤过敏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充分利用天然纤维亲肤特性、可便于后续粘合应用且可低成本制作的局部含棉无纺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局部含棉无纺布,包括表层纤网和底层无纺布,所述表层纤网呈条带式,通过纤维穿插、缠结形成的缠结点固结在底层无纺布上,所述表层纤网的纤维由50%~100%棉纤维组成。
所述表层纤网为纵向条带式结构、横向条带式结构或者纵向条带式和横向条带式复合结构。
所述表层纤网呈连续式结构。
所述表层纤网呈间断式结构。
所述局部含棉无纺布具有贯穿表层纤网和底层无纺布的开孔。
所述表层纤网和底层无纺布的复合区域具有凹凸结构。
所述表层纤网为疏水性纤网。
所述底层无纺布为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或热轧无纺布。
所述条带式表面纤网宽度为5mm~2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56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感器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蜂窝体玻璃轻石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