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焦平面探测器铟柱等离子回流成球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15793.7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6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谢和平;覃文治;石柱;代千;邓慧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1/60 | 分类号: | H01L21/6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探测器 等离子 回流 方法 | ||
1.一种焦平面探测器铟柱等离子回流成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读出电路制备底层金属;
S2:通过电阻加热蒸发铟膜,剥离制备铟柱;
S3:将制备好铟柱的读出电路放入等离子刻蚀设备中回流成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平面探测器铟柱等离子回流成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用有机溶剂清洗读出电路芯片,清洗干净后进行光刻,然后沉积底层金属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平面探测器铟柱等离子回流成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金属结构为Ti/Pt/Au/Cr。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焦平面探测器铟柱等离子回流成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在有底层金属的读出电路芯片上光刻,利用电阻热蒸发的方法沉积铟膜,利用超声辅助剥离形成所需厚度的铟柱。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焦平面探测器铟柱等离子回流成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沉积铟膜厚度为3~5u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焦平面探测器铟柱等离子回流成球方法,其特征在于,剥离形成铟柱后,涂胶保护并划片。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焦平面探测器铟柱等离子回流成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将制备好铟柱的的读出电路芯片清洗干净后放入等离子刻蚀设备中,等离子刻蚀设备为感应耦合等离子刻蚀设备或反应离子刻蚀设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焦平面探测器铟柱等离子回流成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出电路芯片放入等离子刻蚀设备中至后,在高真空的状态下,通入Ar和H2,调整射频功率、压强、温度、气体流量刻蚀参数以获得均匀可靠的铟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焦平面探测器铟柱等离子回流成球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入Ar:6sccm;H2:25sccm;等离子刻蚀设备的刻蚀参数为:射频功率为300W,压强3Pa,温度180℃,时间240S。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焦平面探测器铟柱等离子回流成球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S4:取出已经做好回流成球的读出电路芯片进行倒装焊接
取出铟柱已回流成球的读出电路芯片,测试阵列铟球的高度和直径,高度和直径的均匀性,满足倒装焊接要求的进行倒装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579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粘片检测方法及系统、反应腔室及半导体加工设备
- 下一篇:基片处理方法及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