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泡味型中餐炒制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15952.3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2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顺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五斗米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22 | 分类号: | A23L27/2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 |
地址: | 629208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味型 中餐 调味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泡味型中餐炒制调味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泡味型中餐炒制调味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泡尖椒40~50份;泡萝卜5~10份;红油30~40份;葱油5~10份;泡生姜5~10份;黄酒4~6份;藤椒油2~5份;青花椒2~5份;味精2~5份;白酒2~5份;鸡精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味型中餐炒制调味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泡尖椒所用原料为贵州秋白小尖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味型中餐炒制调味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红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熬制而成:植物油50~100份、辣椒酱20~40份、花椒1~20份、八角1~20份、山奈1~20份、大葱1~20份、大蒜1~20份、生姜1~20份和糖1~2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泡味型中餐炒制调味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红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熬制而成:植物油80份、辣椒酱32份、花椒15份、八角5份、山奈20份、大葱13份、大蒜9份、生姜11份和糖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味型中餐炒制调味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葱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熬制而成:植物油50~100份、大葱10~20份、泡生姜10~20份和大蒜10~20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泡味型中餐炒制调味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葱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熬制而成:植物油70份、大葱10份、泡生姜13份和大蒜20份。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泡味型中餐炒制调味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泡味型中餐炒制调味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泡尖椒50份;泡萝卜8份;红油40份;葱油5份;泡生姜5份;黄酒4份;藤椒油3份;青花椒2份;味精2份;白酒2份;鸡精1份。
8.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泡味型中餐炒制调味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泡尖椒筛选、清洗,除去杂质后用机器打成节状备用;
(2)将泡生姜筛选、清洗,除去杂质后用机器切成丝状备用;
(3)将泡萝卜筛选、清洗,除去杂质后用机器打成颗粒状备用;
(4)将红油、葱油倒入锅内熬制油温达100~110℃后,将备好的泡萝卜粒、泡生姜丝加入锅中炒制5~10分钟,再将备好的节状的泡尖椒下入锅中炒制8~10分钟,然后依次向锅中下入藤椒油、青花椒、味精、黄酒、白酒和鸡精辅料,搅拌均匀炒制2~3分钟,起锅装入不锈钢容器送入灌装间进行定量分装,分装好后通过高温微波灭菌、自然冷却后装箱入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泡味型中餐炒制调味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油的制备方法为:将50~100份植物油加热至110~140℃,加入辣椒酱20~40份、花椒1~20份、八角1~20份、山奈1~20份、大葱1~20份、大蒜1~20份、生姜1~20份和糖1~20份,熬制2~4小时,待油液中无水分时,过滤残渣,收集滤液得到红油。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泡味型中餐炒制调味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葱油的制备方法为:在50~100份植物油中加入大葱10~20份、泡生姜10~20份和大蒜10~20份,加热熬制1~4小时,待油液中无水分时,逐渐升温至200~250℃后过滤残渣,收集滤液得到葱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五斗米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五斗米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595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苜蓿粉制备的调味粉
- 下一篇:一种西红柿牛腩香精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