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量显示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16365.6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6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伍亮雄;骆艳飞;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G06F1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伦律师事务所11477 | 代理人: | 代治国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量 显示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硬件的交互领域,尤其涉及电量显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硬件,如:智能手环、手表、音箱等,与手机连接并同时提供手机客户端供用户管理,这样,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查看设备剩余电量,或者当设备电量低的时候客户端会发出通知告知用户。但是这样依旧存在某些场景下体验不好的问题,比如:客户端没有在前台或者后台中运行,电量低的通知就无法发出,同时若智能硬件本身没有提供一个直观的电量查看方式,用户就很有可能因为充电不及时导致智能设备电量消耗完毕而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电量显示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量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智能硬件的电量信息;
根据获取的所述电量信息,显示所述智能硬件的电量。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不会仅仅只显示在智能硬件的客户端的操作界面上,智能硬件的电量使用情况就可以一直显示在电量显示装置上,这样,只要用户点亮该装置,用户就可以随时看到智能硬件的电量使用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置与所述智能硬件对应的第一预设电量;
当所述电量信息所表征的智能硬件的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量时,显示所述智能硬件的电量。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只在电量较低的时候显示智能硬件的电量,这样节约该装置显示所需的电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电量信息所表征的所述智能硬件的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电量时,输出与所述智能硬件对应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表示所述智能硬件当前处于低电量状态。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装置不仅仅可以显示电量还可以在低电量状态显示时,输出提示信息,这样,用户感受到或看到提示信息时,就可以及时充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电量信息所表征的所述智能硬件的电量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时,停止输出与所述智能硬件对应的提示信息。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当电量恢复到一定情况,就无需再提醒用户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智能硬件的电量信息包括:
实时获取所述智能硬件的电量信息;或,
按照预设周期获取所述智能硬件的电量信息。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具体介绍了两种采集电量信息的方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量显示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智能硬件的电量信息;
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电量信息,显示所述智能硬件的电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与所述智能硬件对应的第一预设电量;
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电量信息所表征的智能硬件的电量小于或等于所述设置模块设置的第一预设电量时,显示所述智能硬件的电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输出模块,用于当所述电量信息所表征的所述智能硬件的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电量时,输出与所述智能硬件对应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表示所述智能硬件当前处于低电量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停止模块,用于当所述电量信息所表征的所述智能硬件的电量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时,停止所述输出模块输出与所述智能硬件对应的提示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实时获取子模块,用于实时获取所述智能硬件的电量信息;
周期获取子模块,用于按照预设周期获取所述智能硬件的电量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量显示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智能硬件的电量信息;
根据获取的所述电量信息,显示所述智能硬件的电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63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