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平裂缝地震叠前反演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6496.4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7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彭苏萍;卢勇旭;崔晓芹;杜文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宁宁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裂缝 地震 反演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平裂缝地震叠前反演方法和装置,包括:根据目标工区的测井资料,获取目标工区的地下介质物性参数;地下介质物性参数包括:每一个地层的物性参数和每条裂缝的裂缝参数;根据获取的地下介质物性参数,提取目标工区中井旁地震道集的地震子波;根据获取的地下介质物性参数,建立目标工区的地层初始模型;根据地层初始模型、井旁地震道的地震子波和实际地震道集,反演得到所述目标工区中地下真实介质物性参数的地层模型;其能够根据地层初始模型和井旁地震道的地震子波对反演水平裂缝的发育情况,得到包括水平裂缝的地下真实介质物性参数的地层模型,以便后续根据上述地层模型进一步预测油气富集的甜点区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平裂缝地震叠前反演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页岩油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需求增加,裂缝预测逐渐受到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的重视。常规地震叠后裂缝预测技术仅能预测大尺度裂缝的分布和延展方向。研究表明,非常规油气开采效率往往与中小尺度裂缝的发育程度成正比。因此,利用地震叠前反演进行中小尺度裂缝预测成为研究热点。
地震叠前反演主要利用振幅随偏移距(AVO)、方位角(AVAz/AVOz)或频率(AVF)变化的规律研究地下介质的性质。裂缝的存在会导致地震波的振幅发生变化,利用叠前数据进行裂缝预测在理论上是可行的。目前广泛应用的叠前裂缝反演技术(AVAz)的理论基础是Ruger于1997年推导的纵波反射系数与方位角、入射角的关系式。该方法假设地下含裂缝地层可等效为HTI型介质,即要求裂缝为垂直、均匀分布,利用Thomsen参数或Hudson参数描述裂缝的分布和性质。而实际情况下,水平裂缝是广泛存在的,而AVAz技术无法预测这类裂缝的分布和性质。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地震叠前反演方法只能对垂直、均匀分布的裂缝进行反演,得垂直裂缝的地层模型,其无法对水平裂缝进行反演计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平裂缝地震叠前反演方法和装置,能够对水平裂缝进行反演,得到包括高精度地下真实介质物性参数的地层模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平裂缝地震叠前反演方法,包括:
根据目标工区的测井资料,获取所述目标工区的地下介质物性参数;所述地下介质物性参数包括:每一个地层的物性参数和每条水平裂缝的裂缝参数;
根据获取的所述地下介质物性参数,提取所述目标工区中井旁地震道集的地震子波;
根据获取的所述地下介质物性参数,建立所述目标工区的地层初始模型;
根据所述地层初始模型、提取的所述井旁地震道的所述地震子波和实际地震道集,反演得到所述目标工区中地下真实介质物性参数的地层模型。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根据获取的所述地下介质物性参数,提取所述目标工区中井旁地震道集的地震子波,包括:
根据获取的所述地下介质物性参数,计算所述目标工区中地下每条水平裂缝的裂缝反射系数;
根据所述裂缝反射系数以及井旁道地震记录的频谱,计算地震波入射到反射界面的各个入射角对应的子波频谱;
对计算得到的各个所述入射角对应的所述子波频谱进行反傅里叶变换,得到各个所述入射角对应的时间域子波。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根据获取的所述地下介质物性参数,计算所述目标工区中地下每条水平裂缝的裂缝反射系数,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64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致密油气藏脆性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探测河底表层泥沙物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