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腊排肉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17450.4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7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王苗丫民族风味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3/40 | 分类号: | A23L13/40;A23L13/7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韩炜 |
地址: | 550500 贵州省黔南布依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骨 制作工艺 腊排骨 发酵 腌制 茶油 桂皮 烘干设备 密闭环境 苯并芘 烘烤 烘干 井子 腊肉 料酒 米酒 切块 汤汁 下置 孜然 茴香 白糖 肥肉 花椒 八角 剔除 骨头 口味 食盐 食用 下放 制作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腊排肉的制作工艺,步骤包括以下:(1)排骨切块,将排骨上的肥肉剔除,然后切成2.5‑4.5cm宽的排骨条;(2)去腥,将料酒抹在排骨条上,然后在8‑12℃温度下放置2‑4h;(3)制辅料,将食盐、白糖、姜、茴香、花椒、桂皮、孜然、八角粉碎后混合,加米酒、茶油,制得辅料;(4)腌制,将辅料抹在去腥后的排骨条上然后呈井子型堆放在一起,在11‑15℃温度下置放3‑5h;(5)发酵,将腌制的排骨置于9‑13℃的密闭环境下进行发酵1‑3天;(6)烘干,将发酵后的排骨置于烘干设备内烘烤,即得腊排骨。本发明提供的腊排肉的制作工艺,所制的腊排骨既具有腊肉的口味,又具有骨头汤汁味道,极具特色,制作的腊排骨的苯并芘含量较低,对食用者来说更加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肉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腊排肉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腊肉,是指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烘烤或者日光下曝晒所制成的加工制品,是中国腌肉的一种。由于其含水量较低,含盐量较高,所以其防腐能力强,保存时间较长具有特色风味。
目前,腊肉除了采用肉为材料外,还慢慢发展成采用家畜的其他可食用部位进行腊肉的制作。腊肉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但是腊排骨的制作还是比较少见,有待于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腊排肉的制作工艺,所制的腊排骨具有腊肉的口味,又具有骨头汤汁味道,极具特色,且制作的腊排骨的苯并芘含量较低,对食用者来说更加安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腊排肉的制作工艺,步骤包括以下:(1)排骨切块,将排骨上的肥肉剔除,然后切成2.5-4.5cm宽的排骨条;(2)去腥,将料酒抹在排骨条上,然后在8-12℃温度下放置2-4h;(3)制辅料,将食盐、白糖、姜、茴香、花椒、桂皮、孜然、八角粉碎后混合,加米酒、茶油,制得辅料;(4)腌制,将辅料抹在去腥后的排骨条上然后呈井子型堆放在一起,在11-15℃温度下置放3-5h;(5)发酵,将腌制的排骨置于9-13℃的密闭环境下进行发酵1-3天;(6)烘干,将发酵后的排骨置于烘干设备内烘烤,即得腊排骨。
前述的腊排肉的制作工艺,所述步骤(6)中的烘干温度为42-52℃,时间为1-2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腊排肉的制作工艺,采用排骨,按照腊肉的制作方式制作腊排骨,所制的腊排骨既具有腊肉的口味,又具有排骨的骨头汤汁,极具特色,且制作的腊排骨的苯并芘含量较低,对于食用者来说更加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不会对本发明构成任何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腊排肉的制作工艺,步骤包括以下:(1)排骨切块,将排骨上的肥肉剔除,然后切成3.5cm宽的排骨条;(2)去腥,将料酒抹在排骨条上,然后在10℃温度下放置3h;(3)制辅料,将食盐、白糖、姜、茴香、花椒、桂皮、孜然、八角粉碎后混合,加米酒、茶油,制得辅料;(4)腌制,将辅料抹在去腥后的排骨条上然后呈井子型堆放在一起,在13℃温度下置放4h;(5)发酵,将腌制的排骨置于11℃的密闭环境下进行发酵2天;(6)烘干,将发酵后的排骨置于烘干设备内烘烤,即得腊排骨。
所述步骤(6)中的烘干温度为47℃,时间为1.5天。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王苗丫民族风味食品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王苗丫民族风味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74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牦牛皮食品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川式肉类卤制品加工汤料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