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门智能锁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0603.0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8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龙;刘立刚;杨万安;王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臧霁晨;付曼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锁 汽车车门 中控单元 解锁码 智能锁 移动终端 门把手 解锁 判断结果 解码锁 反馈 | ||
1.一种汽车车门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具备:
门锁中控单元,用于生成解锁码并分别发送给下述的移动终端和门把手识别单元,根据来自下述的门把手识别单元的解锁判断结果控制门锁是否解锁;
移动终端,用于接收并提供由所述门锁中控单元生成的解锁码;以及
门把手识别单元,用于识别由所述移动终端提供的解锁码,判断该识别的解码锁与所述门锁中控单元产生的解锁码是否一致并且将解锁判断结果反馈到门锁中控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智能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锁中控单元进一步设定所述解锁码的锁车时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智能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锁中控单元利用加密算法随机生成所述解锁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智能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锁中控单元和所述移动终端之间通过WIFI或者蓝牙进行通信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智能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把手识别单元嵌入设置于车门门把手处并由车载蓄电池供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智能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锁码是二维码或者条形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智能锁,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
保护盖,用于覆盖并保护所述门把手识别单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车门智能锁,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
所述门把手识别单元设置为所述保护盖被打开时工作,所述保护管关闭时不工作。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车门智能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锁中控单元包括:
解锁码生成子单元,用于生成解锁码;
第一通信子单元,用于与所述门把手识别单元进行通信;
第二通信子单元,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以及
解锁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来自移动终端接收到的解锁判断结果控制是否进行解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车门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把手识别单元具备:
储存子单元,用于储存下述通信子单元从所述门锁中控单元接收到的解锁码;
识别子单元,用于识别由所述移动终端提供的解锁码;
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由所述识别子单元识别的解码锁与所述储存子单元储存的解锁码是否一致并获得解锁判断结果;以及
通信子单元,用于与所述门锁中控单元进行通信,从所述门锁中控单元接收解锁码并且将所述解锁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门锁中控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06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