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入网络设备的方法及其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4220.0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4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铮杰;曾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6 | 分类号: | H04W12/06;H04W1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王君;肖鹂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设备 鉴权请求消息 核心网设备 目标小区 网络鉴权 小区 双向鉴权 系统消息 发送 上行 接入网络设备 接入网络 接收基站 网络攻击 网络设备 控制器 伪基站 小区时 鉴权 申请 下行 网络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接收基站控制器发送的系统消息,根据系统消息确定终端设备允许接入第一小区,并且终端设备在接入第一小区时进行网络鉴权,其中,第一小区为支持双向鉴权的小区;终端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上行鉴权请求消息,上行鉴权请求消息用于通知核心网设备对终端设备进行鉴权;当终端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下行鉴权请求消息时,对第一小区中的目标小区进行网络鉴权,确定是否接入目标小区。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指示终端设备仅仅能够接入支持双向鉴权的小区,并且对将要接入的目标小区进行网络鉴权,确定是否能够接入网络,从而能够尽量避免伪基站对网络造成的网络攻击。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接入网络设备的方法及其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英文: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简写:GSM)中,只定义了网络侧对终端设备的认证鉴权流程,而终端设备对网络侧却没有认证鉴权流程。因此,导致在GSM网络系统中存在伪基站,伪基站是指通过伪装成运营商的基站,能够冒用他人手机号码强行向用户手机发送诈骗、广告推销等短信息。GSM伪基站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已形成了以伪基站为源头的诈骗产业链,致使用户被骗损失惨重。
进一步地,随着伪基站技术不断升级,即使终端设备及网络升级到3/4G网络,但只要终端设备其支持GSM,伪基站通过全频段干扰3/4G信号,也能够让终端设备回落到2G网络,从而能够继续对终端设备发送垃圾短信。
因此,亟需一种技术手段,能够尽量避免伪基站对网络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网络设备的方法及其网络设备,能够尽量避免伪基站对网络造成的影响。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接收基站控制器发送的系统消息,根据所述系统消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允许接入第一小区,并且所述终端设备在接入第一小区时进行网络鉴权,其中,所述第一小区为支持双向鉴权的小区;所述终端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上行鉴权请求消息,所述上行鉴权请求消息用于通知所述核心网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鉴权;当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下行鉴权请求消息时,对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目标小区进行网络鉴权,确定是否接入所述目标小区。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指示终端设备仅仅能够接入支持双向鉴权的小区,并且对将要接入的目标小区进行网络鉴权,确定是否能够接入网络,从而能够尽量避免伪基站对网络造成的网络攻击。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小区为系统消息中标识为R99+版本的小区。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指示终端设备仅允许接入标识为R99+版本的小区,由于R99+版本的小区支持双向鉴权,因此终端设备通过对将要接入的目标小区进行网络鉴权,确定是否能够接入R99+版本的目标小区,从而能够尽量避免伪基站对网络造成的网络攻击。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目标小区进行网络鉴权,确定是否接入所述目标小区,包括:当终端设备对所述目标小区的网络鉴权通过时,确定接入所述目标小区;当终端设备对所述目标小区的网络鉴权不通过时,确定不接入所述目标小区。
也就是说,当伪基站模拟产生R99+版本的伪小区,终端设备对该伪小区鉴权认证不通过,也就是不会接入该伪小区,避免终端设备接入伪小区,遭受伪基站的网络攻击。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对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目标小区进行网络鉴权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核心网设备返回鉴权响应消息,所述鉴权响应消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设备通过对所述目标小区的鉴权认证。
因此,终端设备通过向核心网设备返回鉴权响应,可以告知核心网设备终端设备鉴权认证通过对目标小区的鉴权认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42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