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纫体增强复合材料舵机护板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5223.6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4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坤好;姚盼;赵波;陈志诚;肖海刚;唐妹红;宫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1/14 | 分类号: | B29B11/14;B29B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111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 增强 复合材料 舵机 成型 方法 | ||
1.一种缝纫体增强复合材料舵机护板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以纤维布和缝纫线为原材料,采用机械缝纫方法制备缝纫体;
用耐高温树脂浸润缝纫体制成预制体,预制体经高温固化后制成毛坯,将毛坯进行加工即得所述舵机护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体增强复合材料舵机护板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布为碳纤维布、石英纤维布、芳纶纤维布,织物结构为平纹、斜纹、缎纹中的一种;所述缝纫线为玻璃纤维缝纫线,石英纤维缝纫线,芳纶纤维缝纫线中的一种;缝纫体制备工艺过程包括裁布、铺叠、预缝合、冷预压、机械缝纫。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体增强复合材料舵机护板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体的制备包括裁布、铺叠、预缝合、预压、机械缝合的步骤;
所述缝纫体裁布宽度不低于5mm;所述铺叠按照宽度由大至小顺序进行,铺叠完成后以缝纫线进行预缝合,预缝合针脚间距为50~80mm,预缝合覆盖每一布块;所述预缝合后进行一次冷预压,预压压力400~500N,预压时间30~60min,预压在舵机护板成型模中进行;所述预压后采用工业缝纫机进行缝纫,针脚间距5~15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体增强复合材料舵机护板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体裁布的尺寸和数量根据舵机护板厚度尺寸t和纤维布浸胶固化后的单层厚度δ2计算确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体增强复合材料舵机护板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布前,以纵线和横线对舵机护板进行分割,纵线间距5mm,横线间距5mm,形成5mm×5mm方格,按照n=t/δ2计算各方格所需纤维布层数量n,并对相同层数的方格进行合并确定裁布尺寸及数量,以最小n值除以3后的整数部分作为纤维布整体层的数量,余数部分作为纤维布增厚层的数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体增强复合材料舵机护板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树脂的初始分解温度高于400℃,分解峰温度高于500℃;所述耐高温树脂为酚醛树脂(PF)、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含硅芳炔树脂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纫体增强复合材料舵机护板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树脂为纯树脂或由可挥发性溶剂稀释后的树脂胶液;所述可挥发性溶剂为无水乙醇、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中一种,所述树脂胶液中树脂的质量含量为45%~55%。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纫体增强复合材料舵机护板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树脂的粘度≤800mPa·s。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体增强复合材料舵机护板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耐高温树脂浸润缝纫体制成预制体的方法为浸胶、刷胶和真空导入浸渍中的一种;所述制得的预制体中纯树脂的质量含量为37%~43%。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体增强复合材料舵机护板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体高温固化采用模压成型、树脂传递模塑成型、真空袋压成型、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52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