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核荧光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5786.5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2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3/06 | 分类号: | C07F3/06;C09K11/06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100 | 代理人: | 姜婷婷 |
地址: | 113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核 荧光 配合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荧光发射领域,具体是一种单核荧光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荧光材料种类繁多,含氮杂环和芳香环等共轭有机化合物,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步骤较多,合成费用不菲,荧光性质不能调节,强度和波长不可控制。但是,对于这些荧光材料的荧光发射性质的影响因素以及调控因素研究的很少。现有研究配合物的荧光发射性质主要集中在增加配合物的共轭体系来改变配合物的电荷转移,从而改变荧光性质,主要缺陷是荧光性质不可调节。研究的重点只是单个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时选择的金属离子多以稀土元素为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基于相同结构的配合物,利用过渡金属离子的不同来调节配合物的荧光发射性质。拓展调节配合物荧光发射性质的影响因素,通过简单的手段来调节和控制荧光性质。本发明利用含羧酸基和磺酸基配体,与2种廉价的过渡金属盐形成结构相同的配合物,通过金属离子的变化,达到调控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的目的,实现荧光发射性质的可控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单核荧光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包括:称取0.85~1.15 mmol的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0.85~1.15 mmol的1,10-邻菲罗啉和0.85~1.15 mmol的Zn(NO3)2·6H2O溶解于20~26 mL水中,搅拌1~2 h,过滤,放置6~10天后至有块状无色晶体析出;将晶体滤出后,经去离子水洗涤,放置在空气中自然干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其制备步骤包括:称取1 mmol的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1 mmol的1,10-邻菲罗啉和1mmol的Zn(NO3)2·6H2O溶解于20 mL水中,搅拌1~2 h,过滤,放置6~10天后至有块状无色晶体析出;将晶体滤出后,经去离子水洗涤,放置在空气中自然干燥。
一种单核荧光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包括:称取0.85~1.15 mmol的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0.85~1.15 mmol的1,10-邻菲罗啉溶解于20~26 mL水中得溶液1;称取0.85~1.15 mmol的Co(NO3)2·6H2O溶解于8~12 mL水中得溶液2;将溶液1与溶液2混合,然后加热回流3~5 h,最后缓慢冷却至室温过滤,放置3~5天后至有块状桔黄色晶体析出;将晶体滤出后,经去离子水洗涤,放置在空气中自然干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其制备步骤包括:称取1 mmol的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1 mmol的1,10-邻菲罗啉溶解于20 mL水中得溶液1;称取1mmol的Co(NO3)2·6H2O溶解于10 mL水中得溶液2;将溶液1与溶液2混合,然后加热回流3~5 h,最后缓慢冷却至室温过滤,放置3~5天后至有块状桔黄色晶体析出;将晶体滤出后,经去离子水洗涤,放置在空气中自然干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其配合物的荧光发射性质可以通过改变中心金属离子加以调控;
(2)配合物的荧光发射效果改变明显;
(3)该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简单,合成步骤少,合成成本便宜,所用原料廉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配合物1的分子结构(去掉了氢原子)图;
图2为室温下,配合物1、2与配体的固态荧光发射谱图;
图2中,complex1、配合物1,complex 2、配合物2,5-SIPH2Na、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未经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57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合成修饰MOF的荧光探针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手机保护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