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碰撞拦车杆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6866.2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3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鹏 |
主分类号: | E01F13/06 | 分类号: | E01F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34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拦车杆 电极 网片 下电极 驱动装置 抬起 驱动 上端 铰接 转动 | ||
一种碰撞拦车杆,包括拦车杆,所述拦车杆具有驱动其抬起的驱动装置,还包括网片,网片上端铰接在拦车杆中部,在拦车杆的一侧固定有上电极,在网片上固定有一个L形的下电极,在网片向上电极转动时,网片上的下电极可与上电极相接触,上电极和下电极连接在驱动装置的线路中,在上电极和下电极相接触后,驱动装置驱动拦车杆抬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拦车杆,特别涉及一种碰撞拦车杆。
背景技术
在车辆出门的拦车杆一般是专门派人控制抬起,这种控制方式比较浪费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碰撞拦车杆,车子在出门时,可以通过车辆碰撞实现拦车杆抬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碰撞拦车杆,包括拦车杆,所述拦车杆具有驱动其抬起的驱动装置,还包括网片,网片上端铰接在拦车杆中部,在拦车杆的一侧固定有上电极,在网片上固定有一个L形的下电极,在网片向上电极转动时,网片上的下电极可与上电极相接触,上电极和下电极连接在驱动装置的线路中,在上电极和下电极相接触后,驱动装置驱动拦车杆抬起。
在下电极上固定有弹簧,所述下电极通过弹簧与上电极相接通。
所述网片是采用硬质塑料制成。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在车辆碰撞网片后,上电极和下电极会相互接触,使得驱动装置得到信号,将拦车杆抬起,这时车辆就可以通过了,进而不需要派人值守拦车杆,节约的人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碰撞拦车杆1,包括拦车杆1,所述拦车杆1具有驱动其抬起的驱动装置,还包括网片2,网片2上端铰接在拦车杆1中部,在拦车杆1的一侧固定有上电极4,在网片2上固定有一个L形的下电极5,在网片2向上电极4转动时,网片2上的下电极5可与上电极4相接触,上电极4和下电极5连接在驱动装置的线路中,在上电极4和下电极5相接触后,驱动装置驱动拦车杆1抬起。网片2能够使风吹过,减弱风的推力,避免起风时网片被风吹转动。
在车辆撞击网片2后,上电极4和下电极5会相互接触,使得驱动装置得到信号,将拦车杆1抬起,这时车辆就可以通过了,进而不需要派人值守拦车杆1,节约的人力。
在下电极5上固定有弹簧6,所述下电极5通过弹簧6与上电极4相接通。弹簧6可以避免因车辆撞击过渡而将上电极4或下电极5撞断,启动缓冲的作用。
所述网片2是采用硬质塑料制成。塑料制成的网片2可以防止撞击时将车漆刮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鹏,未经陈志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68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