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氧化全氟聚氧化烯烃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7240.3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6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佳一郎;中谷英树;志野元久;高桑达哉;森本和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65/00 | 分类号: | C08G6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氧化 全氟聚 氧化 烯烃 化合物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使全氟烯烃与氧反应来制造过氧化全氟聚氧化烯烃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全氟烯烃与氧的反应在紫外线照射下、氟源的存在下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氧化全氟聚氧化烯烃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全氟聚醚化合物作为润滑剂、各种聚合物的中间体等被广泛利用,其用途还在进一步扩展。过氧化全氟聚氧化烯烃化合物已知为全氟聚醚化合物的原料,通过将过氧化全氟聚氧化烯烃化合物分解或还原,能够得到全氟聚醚化合物。
作为过氧化全氟聚氧化烯烃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已知例如使四氟乙烯与氧反应的方法。代表性的,该反应在紫外线照射下使四氟乙烯与氧反应来进行(专利文献1)。另外,作为其他方法,已知有不进行紫外线照射,通过添加氟源,例如F2、FO-烷基等,使四氟乙烯与氧的反应开始的方法(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283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平4-5051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随着全氟聚醚化合物的用途的扩展,对于在分子量、主链结构等上具有各种变形的全氟聚醚的要求变高。即,对于作为全氟聚醚的原料的过氧化全氟聚氧化烯烃化合物,也要求能够制造具有各种分子量或主链结构的化合物的方法。然而,以上述的专利文献1和2的方法,难以高效地得到具有特定的分子量或主链结构的过氧化全氟聚氧化烯烃化合物。
例如,本发明人等发现,使四氟乙烯与氧反应,得到高分子量、乙烯基链相对于亚甲基链的比例低、而且活性氧的含有率低的过氧化全氟聚氧化烯烃化合物的情况下,以专利文献1这样单纯照射紫外线的方法难以得到上述这样的化合物,即使在能够得到的情况下,也无法得到高的效率。另外发现,以专利文献2这样单纯添加氟的方法难以得到高分子量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得到具有特定的物性的过氧化全氟聚氧化烯烃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对于上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全氟烯烃与氧的反应中,照射紫外线并且供给氟,由此能够高效地得到具有特定的物性的过氧化全氟聚氧化烯烃化合物,以致完成了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主旨,提供一种通过使全氟烯烃与氧反应来制造过氧化全氟聚氧化烯烃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全氟烯烃与氧的反应在紫外线照射下、氟源的存在下进行。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全氟烯烃与氧的反应在紫外线照射下,并且在氟源存在下进行,能够高效地得到具有特定的物性的过氧化全氟聚氧化烯烃化合物。
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一种方案中,全氟烯烃与氧的反应,通过在溶剂中照射紫外线并且导入全氟烯烃、氧和氟源来进行。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全氟烯烃”是指,烯烃的全部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的化合物。
上述“烯烃”是指,含有1个双键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不饱和烃。
在全氟烯烃中,烯烃链的碳原子数优选为2~12个,优选为2~8个,更优选为2~6个,特别优选为2个。
本发明所使用的全氟烯烃优选为直链状。另外,本发明所使用的全氟烯烃优选为在分子末端具有双键的下述式所示的化合物:
R1-CF=CF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72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