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镁油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7504.5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3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邹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慧谷锆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03 | 分类号: | C09D11/03;C09D11/105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1 | 代理人: | 邓小兵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镁 油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镁油墨。
背景技术
氧化镁(化学式:MgO)是镁的氧化物,一种离子化合物。常温下为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以方镁石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冶镁的原料。
氧化镁俗称苦土,也称镁氧,氧化镁是碱性氧化物,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属于胶凝材料。白色粉末(淡黄色为氮化镁),无臭、无味、无毒,是典型的碱土金属氧化物,化学式MgO。白色粉末,熔点为2852℃,沸点为3600℃。溶于酸和铵盐溶液,不溶于酒精。
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而逐渐成为碱式碳酸镁,轻质品较重质品更快,与水结合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镁,呈微碱性反应,饱和水溶液的pH为10.3。溶于酸和铵盐难溶于水,其溶液呈碱性。不溶于乙醇。在可见和近紫外光范围内有强折射性。菱镁矿(MgCO3)、白云石(MgCO3·CaCO3)和海水是生产氧化镁的主要原料。热分解菱镁矿或白云石得氧化镁。用消石灰处理海水得氢氧化镁沉淀,灼烧氢氧化镁得氧化镁。也可用海水综合利用中得到的氯化镁卤块或提溴后的卤水为原料,加氢氧化钠或碳酸钠等生成氢氧化镁或碱式碳酸镁沉淀,再灼烧得氧化镁。中国主要采用以菱镁矿、白云石、卤水或卤块为原料。
氧化镁有高度耐火绝缘性能。经1000℃以上高温灼烧可转变为晶体,升至1500 – 2000℃则成死烧氧化镁(也就是所说的镁砂)或烧结氧化镁。
油墨是用于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或喷绘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它们均匀地混合并经反复轧制而成一种黏性胶状流体。由连结料(树脂)、颜料、填料、助剂和溶剂等组成。用于书刊、包装装潢、建筑装饰及电子线路板材等各种印刷。随着社会需求增大,油墨品种和产量也相应扩展和增长。
随着对印刷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油墨的细度和纯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我们知道,油墨的细度与颜料、填充料的性质和颗粒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情况来说,用无机颜料(不包括炭黑)所制成的油墨细度不好,颗粒比较粗些,这与油墨的轧制工艺有很大的关系。油墨在轧.工艺过程中研磨的次数越多,它就越显得均匀,颜料颗粒与连结料接触面也就越大,油墨的颗粒就越细,其印刷性能也就显得越好、越稳定。很显然,油墨的细度与印刷品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稳定性强、印刷清晰的氧化镁油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氧化镁油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
氧化镁:14-22份;
碳粉:25-35份;
醇酸树脂:15-25份;
水溶性丙烯酸树脂:5-8份;
聚酰胺树脂:18-26份;
乙酸乙酯:2-8份;
交联剂:1-3份。
一种氧化镁油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
氧化镁:18份;
碳粉:28份;
醇酸树脂:20份;
水溶性丙烯酸树脂:7份;
聚酰胺树脂:22份;
乙酸乙酯:5份;
交联剂:2份。
所述氧化镁的平均粒径为60-100nm。
所述氧化镁的平均粒径为80n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油墨具有光泽度好、色彩鲜艳、牢固度高,有良好的耐水、耐熔、耐磨性能,同时稳定性好,不易脱落,印刷清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氧化镁油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
氧化镁:14份;
碳粉:25份;
醇酸树脂:15份;
水溶性丙烯酸树脂:5份;
聚酰胺树脂:18份;
乙酸乙酯:2份;
交联剂:1份。
实施例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氧化镁油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
氧化镁:22份;
碳粉:35份;
醇酸树脂:25份;
水溶性丙烯酸树脂:8份;
聚酰胺树脂:26份;
乙酸乙酯:8份;
交联剂:3份。
实施例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氧化镁油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
氧化镁:18份;
碳粉:28份;
醇酸树脂:2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慧谷锆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慧谷锆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75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面输送带式高速压刨床
- 下一篇:四轴焊接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