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系统及电力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8262.1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6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陶慕翔;孙特;逯畅;罗辉;罗松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G06Q50/06;H02J13/00;H04B10/25;H04B1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张永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系统 信息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及电力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公司早期主要通过配电自动化等改造工程,配套开展配电通信网建设,解决了诸多技术与管理问题,积累了有益的工作经验。但截止2014年上半年,公司配电通信网的建设水平距离建成坚强、智能的现代化配电网,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公司现状实现远程通信的配电自动化终端7942个,其中采用光纤接入的450个,仅占约6%;公共配电变压器6.8万台,采用光纤接入的240台,仅占约0.4%。其余已实现采集的共、专变台区主要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另外,一方面由国网公司统一组织程序开发,且服务器统一集中部署的系统,主要是业务集约化程度要求比较高的,如电子商务平台、规划计划管理平台、纪检监察业务应用系统等。另一方面由国网公司统一组织程序开发,但服务器分别部署在各省公司,如生产管理系统PMS、运营监控平台等,目前绝大多数系统属于这种建设模式。由国网公司统一明确系统功能规范、确定开发实施厂商,由各网省公司自行组织开发和应用的系统,如调度OMS、以及ERP系统等。在现有技术中,实现远程通信的配电自动化比例尚且较小,光纤接入的实施不到位。
其中,OMS(Open Mobile System)是一种通信技术,由中国移动主导的开放式操作系统,中国移动可以在OMS上嵌入所有自主开发或协议方开发的应用软件,基本功能是:手写输入和拼音T9键盘的集成。
另外,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以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及电力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以至少解决电力系统的通信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包括: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用于采集用电终端的终端信息;光纤通信网,与所述用电信息采集信息连接,用于传输所述用电终端的终端信息;上位机,与所述光纤通信网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用电终端的终端信息对电网进行负载均衡分析。
进一步地,所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包括下述至少之一:台区总表、集中器、以及专变采集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通信网通过网线接入和/或宽带载波接入所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通信网包括:主站,与所述主站连接的主网,与所述主网连接的配电网和与所述配电网连接的用电系统,其中,所述用电系统包括所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配电网通过光纤或专网无线与所述主网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配电网包括开闭站和柱开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用电系统包括用电网和电表,其中,所述用电网和电表通过下述至少之一的方式进行通信:载波、光纤以及本地网络。
进一步地,所述用电网包括配电室和柱闭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位机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终端信息确定低压线路分相负荷和终端负荷,并根据低压线路分相负荷、终端负荷以线路、配电站点、回路最小载流元件确定三相负载均衡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用电终端的终端信息;利用与所述用电信息采集信息连接的光纤通信网传输所述用电终端的终端信息;利用上位机对基于所述用电终端的终端信息对电网进行负载均衡分析,其中,所述上位机与所述光纤通信网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用电终端的终端信息,然后利用光纤通信网传输所述用电终端的终端信息,其中所述光纤通信网与所述用电信息采集信息连接,最后利用上位机对基于所述用电终端的终端信息对电网进行负载均衡分析,其中,所述上位机与所述光纤通信网连接。在上述实施例中,配电网通过光纤或专网无线与所述主网连接,而不是单纯的采用无线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力系统的通信效果差的问题,实现了光纤到台区的建设不断扩大的目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力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电力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种配电通信网的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82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