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8594.X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0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森田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主分类号: | B66F9/22 | 分类号: | B66F9/22;B66F9/075;F15B1/02;F15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车辆 | ||
本发明良好地维持储压器的蓄压状态。在装卸系统回路(41)具备中立全闭型的控制阀。压力补偿回路(43)具有位于连接液压泵(31)与油箱(33)的油路(65)的压力补偿阀(66)。在装卸装置的非工作时需要使制动系统回路(42)所具备的成为辅助制动装置(50、51)的液压源的储压器(60)蓄压的情况下,对压力补偿阀(66)施加使油路(65)关闭的力,并且控制装卸用马达(30)来驱动液压泵(31)。由此,由液压泵(31)所产生的液压未通过油路(65)向油箱(33)释放,从而在油路(53)产生用于使储压器(60)蓄压的液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液压式的制动装置与液压式的装卸装置的工业车辆。
背景技术
作为具备液压式的工作装置的工业车辆,例如公知有叉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叉车中,将使液压式的工作装置进行工作的压力蓄压至储压器并释放该压力,从而使工作装置进行工作。而且,在专利文献1的叉车的液压机构中,采用在未指示装卸装置的工作的情况下使液压泵与油箱连通的中立全开型的控制阀,从而即便在未指示装卸装置的工作时也能够通过使液压泵驱动来向储压器蓄压。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14499
然而,近来,为了缩小使装卸装置工作时在无载货的状态与最大载重的有载货的情况下的速度的变化量,考虑采用中立全闭型的控制阀来构成液压机构。中立全闭型的控制阀构成为在未指示装卸装置的工作时、液压泵与装卸装置非连通。另外,采用中立全闭型的控制阀的液压机构具有压力补偿阀。压力补偿阀对使装卸装置进行工作的液压缸的工作压进行补偿,并且,若回路内的压力超过溢流压,则使该压力向油箱释放。因此,在采用中立全闭型的控制阀的液压机构中,在未指示装卸装置的工作时即便使液压泵驱动,由于回路内的压力经由压力补偿阀释放至油箱,所以无法向储压器蓄压。因此,在采用中立全闭型的控制阀的液压机构中,需要对使储压器蓄压的结构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这样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点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维持储压器的蓄压状态的工业车辆。
解决上述课题的工业车辆具备液压式的制动装置与液压式的装卸装置,该工业车辆构成为具备:第一液压回路,其具有成为上述制动装置的液压源的储压器和应用检测该储压器的蓄压状态的检测单元;第一油路,其连接上述第一液压回路和液压泵;第二液压回路,其具有中立全闭型的控制阀,该控制阀在未对装卸操作机构进行操作时使上述液压泵与上述装卸装置非连通,利用该控制阀来切换压力油的供排,从而驱动上述装卸装置;第二油路,其连接上述第二液压回路和上述液压泵;压力补偿回路,其具有压力补偿阀和施力机构,所述压力补偿阀位于不经由上述第二液压回路而连接上述液压泵和油箱的第三油路,所述施力机构对上述压力补偿阀施加使上述第三油路关闭的力;以及控制装置,上述控制装置在根据上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而判定为需要使上述储压器蓄压的情况下,使上述施力机构工作,并且控制电动机对上述液压泵进行驱动,通过上述施力机构的工作将使上述第三油路关闭的力施加于上述压力补偿阀,由此在上述第一油路产生用于使上述储压器蓄压的液压。
根据该结构,在需要使储压器蓄压的情况下,将使施力机构工作来关闭第三油路的力施加至压力补偿阀。因此,因液压泵的驱动而产生的液压通过压力补偿阀而不被释放至油箱。其结果是,在连接液压泵与包括储压器在内的第一液压回路的第一油路产生液压,能够利用该液压对储压器进行蓄压。因此,能够良好地维持储压器的蓄压状态。
在上述工业车辆中,构成为上述压力补偿阀具有承受上述第三油路的液压的受压部,上述施力机构具有电磁元件和能够借助上述电磁元件的磁力来进行工作的可动部,上述压力补偿阀的上述受压部承受来自上述可动部的力而使得开放上述第三油路的动作被限制。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施力机构小型化。
在上述工业车辆中,上述第一液压回路还可以具有对蓄压至上述储压器的压力进行保持的检验阀。根据该结构,能够适当地保持储压器的蓄压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85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