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钉高频淬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8727.3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2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竺永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奉化永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0 | 分类号: | C21D1/10;C21D1/62;C21D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浙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8 | 代理人: | 王明超 |
地址: | 315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钉 工位 转盘 高频淬火装置 高频感应线圈 托盘 转送机构 固定孔 落料口 上料器 机械性能 电器控制箱 工作效率高 插入通孔 顶料机构 高频淬火 技术要求 均匀密布 冷却容器 螺钉中心 球部 盛放 通孔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钉高频淬火装置,包括上料器、托盘和转盘,转盘上均匀密布有与螺钉相对应大小的通孔,转盘设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第一工位上设有转送机构,转送机构将上料器内盛放的螺钉插入通孔内,第二工位正上方设有高频感应线圈,高频感应线圈连接于电器控制箱,托盘上设置有与第二工位相对应的固定孔,固定孔下方设有顶料机构,转盘设有位于第三工位下方的落料口,落料口下方设有冷却容器。本发明消除了以前加工方式中存在的部分螺钉中心强度不够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螺钉球部的机械性能,满足螺钉的技术要求,而且大大加快了螺钉的高频淬火的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高,降低了加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频淬火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钉高频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淬火工艺在现代机械制造工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机械中的重要零件,尤其是在汽车、飞机、火箭中应用的钢件几乎都经过淬火处理。为了满足各种零件千差万别的技术要求,发展了各种淬火工艺。如,按接受处理部位,可分为整体淬火、局部淬火和表面淬火;按加热时相变是否完全,可分为完全淬火和不完全淬火;按冷却时相变的内容,可分为分级淬火、等温淬火和欠速淬火等。
高频淬火是一种局部淬火工艺,通过局部淬火改变局部的机械性能,满足使用要求。在螺钉制造过程中需要对螺钉球部进行局部高频淬火,使螺钉的淬硬层深度达到0.8毫米至1.2毫米之间,成品球面硬度大于56洛氏硬度。参见图5所示目前对螺钉球部采用的高频淬火方式为转盘式,首先将螺钉球部向下放置并将螺钉球部置于高频感应线圈中,加热时通过螺钉切断磁力线而发热达到加热,这种高频感应线圈越靠近线圈部位磁力线越密加热越快,高频感应线圈的中心磁力线较疏加热越慢,所以螺钉加热先从球面的边缘向中间传导,这会导致球面中心硬度分散度大个别螺钉球面达不到56洛氏硬度,不能满足技术要求,而且这种高频淬火方式每次只对单个零件淬火,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螺钉高频淬火装置,通过将螺钉放置于一个能转动的圆盘上,通过转盘的转动带动螺钉到高频感应线圈下方,使螺钉球部在高频感应线圈下做到从上向下整个螺钉球部瞬间同时加热,满足螺钉的技术要求,而且工作效率高,降低了加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螺钉高频淬火装置,包括电器控制箱、上料器、转送机构、转盘、托盘、高频感应线圈和冷却容器,所述上料器位于转盘旁侧,所述转盘呈圆形且步进式转动安装于托盘上,转盘上均匀密布有与螺钉大小相对应的通孔,转盘依序设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所述转送机构在上料器和第一工位之间往复运动,转送机构将上料器内盛放的螺钉使其球部朝上地插入通孔内,所述高频感应线圈位于第二工位正上方,高频感应线圈一端连接于电器控制箱,托盘上设置有与第二工位相对应的固定孔,固定孔下方设置有用于顶料的顶料机构,托盘设有用于落料的落料口,落料口位于第三工位的正下方, 冷却容器设置于落料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器内设有通过震动将螺钉球部朝上的震盘。
进一步的,所述转送机构包括导轨、机械手、直线气缸和滑块,所述直线气缸安装在导轨的一端侧面,所述直线气缸的顶杆与滑动安装在导轨侧面的滑块连接,所述机械手安装在滑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手包括回转夹紧气缸、夹具和电磁铁,所述回转夹紧气缸安装在滑块上,所述夹具安装在回转夹紧气缸的顶杆下端,电磁铁安装在夹具上。
进一步的,所述电器控制箱内设有为高频感应线圈供电的高频电源、控制工作程序的继电器、电磁阀和控制高频感应线圈加热时间的数字式时间继电器。
进一步的,所述顶料机构包括顶料气缸和顶料电磁铁,顶料电磁铁安装在顶料气缸的顶杆上, 顶杆位于固定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孔与第二工位对应处设有圆弧倒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奉化永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奉化永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87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