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栀子苷的高效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8817.2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8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新绿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7/04 | 分类号: | C07H17/04;C07H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5200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经济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栀子苷 强极性大孔吸附树脂 栀子 高效提取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 大孔吸附树脂 环保型工艺 饲料添加剂 脱色 工艺废水 工艺过程 固体废渣 企业生产 提取溶剂 脱味处理 洗脱树脂 提取液 洗脱液 乙醇 吸附 药渣 破碎 肥料 浓缩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栀子苷的高效提取方法,该提取方法包括栀子破碎‑提取‑提取液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洗脱树脂‑收集洗脱液‑浓缩、干燥;其中,所述大孔吸附树脂为ADS‑21型号,或ADS‑7型号,或ADS‑F8型号的强极性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后栀子药渣可以用作饲料添加剂或肥料,本发明只要通过一次的强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无需再经脱色、脱味处理工序,就可获得纯度高的栀子苷产品,整个工艺过程仅使用水和乙醇为提取溶剂,涉及技术没有产生固体废渣,没有产生工艺废水,是一种环保型工艺,适合企业生产应用,产品质量好,经济价值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栀子为原料制备栀子苷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栀子为栀子属茜草科常绿灌木栀子的果实,在我国应用与临床治疗已有1600多年历史,其味苦,性寒,归心、肝、胃经,具有清热利尿、泻水除烦、凉血解毒等功效,常用于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血痢疫病,扭伤肿痛等症,有保肝利胆、促进胰腺分泌、降压、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抗血栓形成、解热镇痛、抗菌和抗炎及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作用,对诱变剂变活性和对细毛免疫有抑制作用,且无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毒性。
在我国,栀子资源丰富,价廉易得,药效明确,民间广泛用于食物和药物中,为不可多得的大宗天然药用植物资源,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栀子有效成分的利用至今,我国仅具备生产少量栀子苷产品的能力,而栀子苷的供应在国际市场上一直处于非常紧俏状态,同时在国内随着现代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天然产物”倍受青睐,人们越来越重视天然药品,尤其是中药治疗,因此,应该大力开展栀子提取物的综合利用研究,加大栀子产品在医药、食品等方面的应用开发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将公开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只需通过一次树脂吸附分离即得到栀子苷的高效提取方法。
本发明栀子苷的高效提取方法,包括栀子破碎-提取-提取液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洗脱树脂-收集洗脱液-浓缩、干燥等工序;其中,所述大孔吸附树脂为ADS-21型号,或ADS-7型号,或ADS-F8型号的强极性大孔吸附树脂,提取液通用上述型号的强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即可一次性达到提纯、脱色、脱味等多种效果。所述洗脱树脂,是先将吸附好的树脂用水清洗至澄清无色,再用乙醇溶液洗脱树脂,使用的乙醇溶液的体积浓度一般可为70~90%;而所述提取,一般是将破碎后的栀子放入水或乙醇溶液中加热提取,所述乙醇溶液最好选用体积浓度为30~50%的乙醇溶液,其提取次数一般以1~3次为宜,每次水煮的时间保持在1~3小时之间,每次所加入水或乙醇溶液的用量一般为栀子重量的3~6倍,提取温度一般在90~100℃,所得提取液宜先冷却至40℃以下,再用树脂吸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1)取栀子100克,破碎后放入8倍于栀子重量的水中,加热至100℃煎煮1小时,过滤得水提液A;
2)将残渣放入7倍其于重量的水中,搅匀,加热至100℃煎煮1小时,过滤得水提液B;
3)再次取残渣放入6倍于其重量的水中,搅匀,加热至100℃煎煮1小时,过滤得水提液C;
4)合并水提液A、B、C,过滤后冷却至40℃;
5)将冷却好的滤液用ADS-F8型号强极性吸附树脂进行吸附;
6)吸附好的树脂用清水清洗至澄清无色;
7)用体积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洗脱树脂,收集洗脱液;
8)回收洗脱液中的乙醇,经真空浓缩、喷雾干燥、粉碎,得到栀子苷粉末,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栀子苷重量含量为8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新绿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阳新绿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88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