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抗瓜类作物白粉病且高产芽孢的解淀粉芽孢杆菌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9046.9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16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周莉;潘渝;刘华梅;程治国;袁善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2;A01P3/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徐绍新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抗瓜类 作物 白粉病 高产 芽孢 淀粉 杆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经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的具有芽孢高产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KN‑527,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5709。该菌株发酵芽孢数比诱变前提高161%,芽孢形成率高,耐热性好,对甜瓜白粉病有显著的抗病作用,防效达到95%以上,可应用于黄瓜、西葫芦、南瓜、苦瓜和西瓜等瓜类作物。通过甜瓜田间试验验证,用该菌株生产的微生物菌剂加上常规施肥后,植株生长趋旺,生发侧枝能力强,叶色鲜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抗瓜类作物白粉病的微生物菌剂。
背景技术
白粉病是瓜类作物发生较为普遍的一种病害,白粉病菌有3个属6个种,瓜单囊壳菌和二孢白粉菌是主要病原,而瓜单囊壳菌又有报道发现多个生理小种。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叶柄、瓜蔓和瓜。叶片发病初在叶面上产生近圆形白色小霉点(即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后扩大成霉斑,条件适宜,霉斑迅速扩大,彼此连片,白粉状物会布满整个叶片,致叶片变脆,后期病斑上霉状物变灰白色,其上长出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闭囊壳。发病重的,叶片出现不规则黄褐病斑,病斑连片致整个叶片褐色干枯,但不脱落。叶柄、瓜蔓和瓜染病,亦产生白色粉斑,发展后,病部布满白粉。白粉病可减少植株冠层,降低单株座果率,使果实变小,从而导致减产失去市场价值,给栽培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药使用品种多,用量大,其中70~80%的农药直接散落在环境中。应用化学农药后,不仅植物本身吸附大量农药,而且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植物内部,造成严重残留,进而对农产品产生污染。生物从环境介质或食物中不断吸收低剂量的有毒物质,并逐渐在体内积累浓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农药不断地通过生物富集与食物链的传递,逐级浓缩、逐级放大,人类处于食物链顶端,受害最为严重。化学农药的持续使用,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板结等,会引起土壤微生物体系的剧烈改变,进而影响土壤中酶的活性,营养物质的转化,改变农业人生态系统营养循环的效率和速度,使土地持续生产力下降。针对病害的生理特点,适时对症下药,选择高效、安全、生物活性高的生物农药,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白粉病多采用化学防治方法,但由于白粉病病原菌分化快,亚种多,化学试剂很难长期有效地保证作物的无公害生产,因此,新的安全、高效、经济的防控手段成为热门。近年来已经研究报道了大量的拮抗微生物,包括细菌、酵母菌、放线菌等。然而普通细菌、酵母菌及放线菌抗逆性较差,生长环境要求高,无法批量推广应用。芽孢作为整个生物界中抗逆性最强的生命体,在抗热,抗化学药物和抗辐射等方面,十分突出。解淀粉芽孢杆菌作为一种好氧产芽孢的革兰氏阳性杆状细菌,目前尚无报道对人畜致病,其营养要求简单、易于存活、定植与繁殖,稳定性好,不仅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增加抗逆性,而且还大大地增加了土壤肥力,当其在土壤中繁殖为优势菌群后,还可以达到抑制病原菌的效果,很适合作为生防菌和生物肥料大量生产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解淀粉芽孢杆菌在瓜类作物白粉病防治应用领域的空白,提供一株具有芽孢高产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微生物菌剂。
本发明以解淀粉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经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获得一株具有芽孢高产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KN-527,已于2015年11月26日在中国武汉武汉大学内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其保藏编号CCTCC NO:M201570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瓜类作物白粉病的微生物菌剂,包含上述解淀粉芽孢杆菌KN-527。
所述微生物菌剂能用作促进瓜类作物生长的生物肥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90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纤维石墨柔性接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