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终端测试用屏蔽盒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30119.6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6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郑镇燮;林龙勋;尹起镐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新无线通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8 | 分类号: | G01R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金成哲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终端 无线终端测试 金属外壳 屏蔽盒 非接触 测试 高可靠性 收容空间 探针天线 天线部位 天线 收容 发射 | ||
本发明涉及与无线终端的天线以非接触、无线的方式相连接的状态下,也可顺利完成各种测试,并使测试既简便又有高可靠性的无线终端测试用屏蔽盒。本发明的无线终端测试用屏蔽盒包括:金属外壳,内部形成无线终端收容空间;以及探针天线,内置于上述金属外壳,且位于被收容于上述金属外壳的无线终端的天线部位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以非接触的方式来接收从无线终端发射的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终端测试用屏蔽盒,尤其涉及与无线终端的天线以非接触、无线的方式相连接的状态下,也可顺利完成各种测试,并使测试既简便又有高可靠性的无线终端测试用屏蔽盒。
背景技术
无线终端作为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要素,测试移动通信系统时直接成为测试对象(DUT,Device Under Test)或负责测试系统的某一要素。无线终端以测试目的使用时,测试系统与无线终端通常通过终端提供的有线射频(RF)端口相连接。
图1为去除作为无线终端的代表性设备的智能手机的背面盖后观察的简要后视图。如图1所示,将通常的智能手机10的背面盖去除的状态下,背面12的中央部位以可装拆的方式配置有电池18,并在电池18的上方以及下方分别设置一个以上的天线14a、14b,例如,设置有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天线(长期演进(LTE)终端时)以及分别与天线14a、14b以有线的方式连接的测试用射频端口16a、16b。并且在电池18的上方配置有各种相机模块等,在此省略了其图示。除此之外,智能手机10可同时具备宽带码分多址(WCDMA)天线(未图示)等和其有线射频端口。
图2为采用图1示出的无线终端的无线终端测试系统的物理结构图。如图2所示,以往的测试系统大致包括屏蔽盒20,收容无线终端10;内部射频电缆30,使无线终端10与屏蔽盒20相连接;以及测试装置50,通过外部射频电缆40与屏蔽盒20相连接。
前述的结构中,屏蔽盒20通常由具有可开闭的结构的金属外壳22构成,用于收容无线终端10,并确保有足够的体积的收容空间26,来收容多种大小的无线终端,例如智能手机或智能平板等。根据上述结构将智能手机等无线终端10收容于屏蔽盒20内部时,根据其收容位置导致从天线14a、14b发射的电磁波反射并改变特性或产生驻波等问题,为了防止上述问题,在金属外壳22的内部面附着有可吸收从无线终端10发射的电磁波的电磁吸收材料。
附图中,附图标记28表示以贯通金属外壳22的内外的方式设置的盒子附着射频连接器。内部射频电缆30及外部射频电缆40分别由同轴电缆和与其两端相连接的射频连接器构成,内部射频电缆30的射频连接器中一个与无线终端20的射频端口16a、16b相连接,另一个与盒子附着射频连接器28的内侧连接器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以往的无线终端测试系统具有如下问题,因无线终端的天线与测试装置经过有线射频端口以有线的方式相连接,所以测试的准确性及一惯性很高,但其准备过程复杂。即,存在以下既繁琐又需要注意的步骤,为了以有线的方式连接需打开无线终端的背面盖,在屏蔽盒的内部将无线终端与盒子附着连接器通过射频电缆准确连接等步骤。
并且,最近上市的智能手机中有不提供有线端口的产品,为了对其进行测试,以往不仅具有在智能手机背面的塑料壳手动钻孔后通过焊接来连接射频电缆的繁琐。而且,测试具有两个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的长期演进(LTE)终端时,为了实现两个天线之间的绝缘,尽管需要存在多径衰落(multi path fading)的环境,屏蔽盒的内部为完全的直接自由空间路径(line of sight)环境,所以存在无法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10-2012-0096927号公开专利公报(发明名称:提供电子装置的天线之间的高绝缘的天线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新无线通讯有限公司,未经创新无线通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01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试探针
- 下一篇:一种应急电磁屏蔽室及其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