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热水性涂料的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30420.7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0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巫少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海灵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4/02 | 分类号: | C09D4/02;C09D4/06;C09D7/63;C09D7/61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卢浩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性涂料 涂料 配方 隔热性能 硅材料 纳米孔 隔热 稀释剂 室内 表面活性剂 热对流作用 保温隔热 成膜助剂 基底涂料 涂料配方 成膜剂 分散液 稳定剂 削弱 节约 赋予 能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热水性涂料的配方,其配方包括基底涂料、分散液、水性涂料稀释剂、表面活性剂、成膜剂、成膜助剂、稳定剂和纳米孔硅材料,通过在涂料中添加的纳米孔硅材料,能够将这种材料的隔热性能赋予涂料,使得本发明的涂料配方研制的涂料具备了隔热性能,对室内的保温隔热起到一定作用,削弱了室内与大气的热对流作用,节约了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性涂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隔热水性涂料的配方。
背景技术
能源资源日趋紧张的今天,传统绝热材料难以适合新形势的要求,发展和应用性能优异的隔热或是绝热材料是目前最有效、最经济的节能措施。而室内能量与环境能量的对流交换是导致室内能量流失的绝对因素。而涂料是任何墙体在装修时必须的装修材料。凡是用水作溶剂或者作分散介质的涂料,都可称为水性涂料。在这种涂料中加入隔热材料使得涂料具备隔热性能,将使得室内能量与环境之间对流减弱,即可达到节能的目的。
发容
一种隔热水性涂料的配方,其成分包括:
基底涂料、分散液、水性涂料稀释剂、表面活性剂、成膜剂、成膜助剂、稳定剂和纳米孔硅材料。
优选的,所述配方的配比为:基底涂料55-80%,分散液3-5%,水性涂料稀释剂5-7%,表面活性剂3-5%,成膜剂2-5%、成膜助剂1-3%、稳定剂3-8%和纳米孔硅材料5-10%。
优选的,所述基地涂料为60%丙烯酸和40%水性聚氨酯树脂。
优选的,所述成膜剂为丙烯树脂成膜剂。
优选的,所述成膜助剂为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优选的,所述纳米孔硅材料是平均粒径为35μM的粉末状材料。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热水性涂料的配方,通过在涂料中添加的纳米孔硅材料,能够将这种材料的隔热性能赋予涂料,使得本发明的涂料配方研制的涂料具备了隔热性能,对室内的保温隔热起到一定作用,削弱了室内与大气的热对流作用,节约了能源,所述配方的配比为:基底涂料55-80%,分散液3-5%,水性涂料稀释剂5-7%,表面活性剂3-5%,成膜剂2-5%、成膜助剂1-3%、稳定剂3-8%和纳米孔硅材料5-10%,在该配比下各组分配合较为合理,使得水性涂料的的性能得到提升,所述丙烯酸的含量为60%和水性聚氨酯树脂40%,这两种为水性涂料的常用基料,将两种配合使用,能够发挥两种基料的性能,所述成膜剂为丙烯树脂成膜剂,该种成膜剂能够在涂料成分内形成薄膜,而纳米孔硅材料即可嵌合在薄膜材料的空隙上,形成均一稳定的隔热层,所述成膜助剂为丙二醇甲醚醋酸酯,这种成膜助剂能够促进成膜剂的成膜,所述纳米孔硅材料是平均粒径为35μM的粉末状材料,这种材料达到纳米级,能够嵌合在膜材料中,发挥隔热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隔热水性涂料的配方,其成分包括:基底涂料78%,分散液3%,水性涂料稀释剂5%,表面活性剂3%,丙烯树脂成膜剂2%、丙二醇甲醚醋酸酯1%、稳定剂3%和纳米孔硅材料5%,其中基地涂料为60%丙烯酸和40%水性聚氨酯树脂,纳米孔硅材料是平均粒径为35μM的粉末状材料。
实施例2:
一种隔热水性涂料的配方,其成分包括:基底涂料67%,分散液4%,水性涂料稀释剂5%,表面活性剂4%,丙烯树脂成膜剂4%、丙二醇甲醚醋酸酯2%、稳定剂6%和纳米孔硅材料8%,其中基地涂料为60%丙烯酸和40%水性聚氨酯树脂,纳米孔硅材料是平均粒径为35μM的粉末状材料。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海灵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海灵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04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