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薯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30728.1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88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黎敦涌;谢慧敏;黄燕;赵承菊;朱祖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1/00;C05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9 | 代理人: | 吕玉博 |
地址: | 546306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薯 根腐病 防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薯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甘薯根腐病俗称“烂根病”。1970年以来,在我国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苏、安徽、湖北、四川、江西、福建、浙江等省发生为害,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绝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薯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甘薯根腐病的防治方法,步骤如下:
(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
(2)清洁田园,处理病株残体,晒干烧掉,不用病薯做种薯;
(3)加强田间管理,深翻改土;
(4)轮作倒茬:甘薯与小麦、玉米、棉花或花生轮作倒茬;
(5)施入有机基肥:有机基肥的制备方法为:将猪粪800-900重量份、杨树木屑50-80重量份、麸皮15-20重量份和黄豆壳30-40重量份混合后堆成堆发酵,每2-3天翻动一次,发酵55-60天,得到有机基肥;
(6)药剂防治:用托布津进行药剂防治。
作为优选,步骤(5)中所述有机基肥的制备方法为:将猪粪850重量份、杨树木屑60重量份、麸皮18重量份和黄豆壳35重量份混合后堆成堆发酵,每2天翻动一次,发酵58天,得到有机基肥。
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有效防治红薯根腐病,应用本发明的方法防治后,根腐病的发生率降低91%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甘薯根腐病的防治方法,步骤如下:
(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
(2)清洁田园,处理病株残体,晒干烧掉,不用病薯做种薯;
(3)加强田间管理,深翻改土;
(4)轮作倒茬:甘薯与小麦、玉米、棉花或花生轮作倒茬;
(5)施入有机基肥:有机基肥的制备方法为:将猪粪850重量份、杨树木屑60重量份、麸皮18重量份和黄豆壳35重量份混合后堆成堆发酵,每2天翻动一次,发酵58天,得到有机基肥;
(6)药剂防治:用托布津进行药剂防治。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一种甘薯根腐病的防治方法,步骤如下:
(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
(2)清洁田园,处理病株残体,晒干烧掉,不用病薯做种薯;
(3)加强田间管理,深翻改土;
(4)轮作倒茬:甘薯与小麦、玉米、棉花或花生轮作倒茬;
(5)施入有机基肥:有机基肥的制备方法为:将猪粪900重量份、杨树木屑50重量份、麸皮20重量份和黄豆壳30重量份混合后堆成堆发酵,每3天翻动一次,发酵55天,得到有机基肥;
(6)药剂防治:用托布津进行药剂防治。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一种甘薯根腐病的防治方法,步骤如下:
(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
(2)清洁田园,处理病株残体,晒干烧掉,不用病薯做种薯;
(3)加强田间管理,深翻改土;
(4)轮作倒茬:甘薯与小麦、玉米、棉花或花生轮作倒茬;
(5)施入有机基肥:有机基肥的制备方法为:将猪粪800重量份、杨树木屑80重量份、麸皮15重量份和黄豆壳40重量份混合后堆成堆发酵,每2天翻动一次,发酵60天,得到有机基肥;
(6)药剂防治:用托布津进行药剂防治。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07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