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材表面纳米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1107.5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1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新合富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16 | 分类号: | C25D11/16;C25D11/18;C25D11/08 |
代理公司: | 深圳茂达智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94 | 代理人: | 夏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材 纳米处理 铝材表面 浸泡 铝合金表面 表面除油 常温状态 腐蚀处理 腐蚀试剂 中和试剂 表调剂 树脂 烘干 表调 除油 中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材表面纳米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表面除油,将铝材用温度为60‑70℃的除油试剂进行表面处理,时间2‑3分钟;S2水洗;S3微腐蚀处理,将铝材用60‑70℃的微腐蚀试剂进行处理,时间30‑60秒;S4水洗;S5中和,将铝材在常温的中和试剂浸泡30‑60秒;S6水洗;S7纳米处理,将铝材用纳米试剂进行处理,电压18‑20v,温度20‑25℃,时间8‑12min;S8水洗;S9表调处理,将铝材在常温状态下的表调剂中浸泡1‑2分钟;S10水洗,烘干。本发明提供的铝材表面纳米处理工艺,提高了铝合金表面与树脂的结合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铝材表面纳米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纳米处理技术主要应用于IT设备、3c产品、汽车制造、家用电器等领域,特别在于手机金属外壳的加工上。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手机已经在人们日常生活越来越重要,在最近几年里,智能手机的外观创新被人们所重视,产品金属化、轻薄化的流行趋势日益显现,因此,对金属外壳的工艺创新将成为手机制作的主要方向和目标之一。
目前行业内采用粘合剂在常温或加热情况下将金属与树脂一体化结合,但是采用这些方法的复合体金属与塑胶之间结合力差,且胶粘剂耐酸耐碱性能差,复合体无法进行后续的阳极氧化等表面处理。因此,研究一种高强度的树脂与铝合金一体化的办法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材表面纳米处理工艺。
本发明公开的铝材表面纳米处理工艺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铝材表面纳米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表面除油,将铝材用温度为60-70℃的除油试剂进行表面处理,时间2-3分钟;
S2水洗;
S3微腐蚀处理,将铝材用60-70℃的微腐蚀试剂进行处理,时间30-60秒;
S4水洗;
S5中和,将铝材在常温的中和试剂浸泡30-60秒;
S6水洗;
S7纳米处理,将铝材用纳米试剂进行处理,电压18-20v,温度20-25℃,时间8-12min;
S8水洗;
S9表调处理,将铝材在常温状态下的表调剂中浸泡1-2分钟;
S10水洗,烘干。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1中的除油试剂为碳酸钠、三聚磷酸钠、无水偏硅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硫脲和水的混合液,所述碳酸钠的质量百分比为0.1-0.3%,所述三聚磷酸钠的质量百分比为0.3-0.5%,所述无水偏硅酸钠的质量百分比为0.1-0.2%,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百分比为0.6-0.8%,所述硫脲的质量百分比为0.1-0.2%。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3中的微腐蚀试剂为氢氧化钠、无水偏硅酸钠、葡萄糖酸钠、磷酸二氢钠和水的混合液,所述氢氧化钠的质量百分比为1.0-1.2%,所述无水偏硅酸钠的质量百分比为0.2-0.3%,所述葡萄糖酸钠的质量百分比为1.2-1.5%,所述磷酸二氢钠的质量百分比为0.1-0.3%。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5中的中和试剂为硫酸、氯化铁、硝酸和水的混合液,所述硫酸的浓度为98%,其质量百分比为3-5%,所述氯化铁的质量百分比为1-3%,所述硝酸的浓度为65%,其质量百分比为30-35%。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7中的纳米试剂为硫酸、磷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水的混合液,所述硫酸的浓度为98%,其质量百分比为3-3.2%,所述磷酸的浓度为85%,其质量百分比为18-20%,所述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质量百分比为0.03-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新合富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新合富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11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电解质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拆卸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