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合金钢护套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33082.2 | 申请日: | 2016-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0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苏佰鑫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8 | 分类号: | C22C38/58;C22C38/56;C22C38/02;C22C38/50;C21D1/18;C21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合金钢 护套 抛丸 综合机械性能 马氏体相变 重量百分比 表面硬度 处理工艺 防护性能 加工硬化 配比关系 使用寿命 护板 稀土 合金 室内 应用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抛丸室内的耐磨合金钢护套。其重量百分比的合金成分为:碳2.3~2.9%,硅1.5~1.8%,锰13~15%,铬2.5~3.5%,镍0.7~0.9%,钛0.7~0.9%,硅0.2~0.3%,稀土0.7~1.5%,硫0.02~0.04%,余量为铁。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选择了合适的材料极其配比关系,由此制造出的护板具有很好的硬度、强度和韧性,能达到良好的防护性能,使用寿命长,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和综合机械性能,特别是经过合理的处理工艺,使其在抛丸过程中受到剧烈冲击时,表面迅速产生加工硬化,并伴有马氏体相变,使表面硬度提高到180~190 HRC,而且还具有非常好的韧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锰耐磨钢轧制护套材料,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抛丸室内的耐磨合金钢护套。
背景技术
抛丸机是利用高速旋转的抛丸器将弹丸高速喷出,使弹丸具有一定的动能,高速直线运动的弹丸直接冲击在工件表面上,以清除工件表面的锈迹,但是抛丸机在进行抛丸的过程中会有弹丸绕过工件打在抛丸机的室体内的滚筒上,时间久了高速的弹丸会将滚筒打穿,因此现有技术中常常在抛丸机室的滚筒上安装护套,现有的防护板种类比较多,一般采用高铬铸铁或锰钢材料,但是在面临着高速喷射的弹丸,现有的护套由于材料问题使其的强度仍然不够好,使用寿命不长,因此使用一段时间后就要将其更换,由此不但造成成本上的浪费而且耽误工期,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磨性好、韧性好、抗冲击且使用寿命长的耐磨合金钢护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耐磨合金钢护套,其重量百分比的合金成分为:碳2.3~2.9%,硅1.5~1.8%,锰13~15%,铬2. 5~3.5%,镍0. 7~0. 9%,钛0.7~0.9%,硅0.2~0.3%,稀土0. 7~1.5%,硫0.02~0.04%,余量为铁。
其重量百分比的合金成分为:碳2.5%,硅1.7%,锰13%,铬3%,镍0. 8%,钛0.8%,硅0.28%,稀土0.9%,硫0.03%,余量为铁。
一种上述耐磨合金钢护套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常温入炉,将铸造件加热到1350~1550℃,保温15~20分钟,然后升温至1750~1900℃,保温30~40分钟,之后快速水冷;
B、将铸造件加热至900~1000℃再进行淬火,淬火后及时进行回火,回火温度为450~500℃。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发明选择了合适的材料极其配比关系,由此制造出的护板具有很好的硬度、强度和韧性,能达到良好的防护性能,使用寿命长,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和综合机械性能,特别是经过合理的处理工艺,使其在抛丸过程中受到剧烈冲击时,表面迅速产生加工硬化,并伴有马氏体相变,使表面硬度提高到180~190 HRC,而且还具有非常好的韧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耐磨合金钢护套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耐磨合金钢护套,其重量百分比的合金成分为:碳2.3~2.9%,硅1.5~1.8%,锰13~15%,铬2. 5~3.5%,镍0. 7~0. 9%,钛0.7~0.9%,硅0.2~0.3%,稀土0. 7~1.5%,硫0.02~0.04%,余量为铁。
一种上述耐磨合金钢护套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常温入炉,将铸造件加热到1350~1550℃,保温15~20分钟,然后升温至1750~1900℃,保温30~40分钟,之后快速水冷;
B、将铸造件加热至900~1000℃再进行淬火,淬火后及时进行回火,回火温度为450~5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苏佰鑫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镇江苏佰鑫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30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