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艾滋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34512.2 | 申请日: | 2016-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2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昊雨青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P25/28;A61P31/18;A61K31/198;A61K31/6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艾滋病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艾滋病痴呆综合征精神行为症状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可概括为:全国 HIV 感染者报告人数已超过 4 万例,感染者估计人数已超过 100 万人,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部发现 HIV感染者,三种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经血传播及母婴传播)均已存在。全国艾滋病的流行经过散发期、局部流行期已转入广泛流行期。
现阶段,我国尚处于艾滋病低流行期,但艾滋病疫情增长趋势明显。近年来病人数量增加明显,面临艾滋病发病死亡高峰。全国31省报告在注射毒品者中发现艾滋病或 HIV 感染者,经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的比例上升,预示着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由艾滋病引起的痴呆综合征精神行为给患者精神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一种有效治疗治疗艾滋病痴呆综合征精神行为症状的药物。
桑椹子:为桑科植物桑的果穗。5~6月当桑的果穗变红色时采收,晒干或蒸后晒干。【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5m。树皮灰白色,有条状浅裂;根皮黄棕色或红黄色,纤维性强。单叶互生;叶柄长l-2.5cm;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20cm,宽4-10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锯齿或圆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脉上有短毛,腋间有毛,基出脉3条与细脉交织成网状,背面较明显;托叶披针形,早落。花单性,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状葇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长l-2cm,被毛,总花梗长5-10mm;雄花序长1-2.5cm,下垂,略被细毛;雄花具花被片4,雄蕊4,中央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具花被片4,基部合生,柱头2裂。瘦果,多数密集成一卵圆形或长圆形的聚合果,长l-2.5cm,初时绿色,成熟后变肉质、黑紫色或红色。种子小。花期4-5月,果期5-6月。【性状】性状鉴别 聚花果由多数小瘦果集合而成,呈长圆形,长1-2cm,直径5-8mm。黄棕色、棕红色至暗紫色;有短果序梗。小瘦果卵圆形,稍扁,长约2mm,宽约1mm,外具肉质花被片4枚。气微,味微酸而甜。以个大、肉厚、包紫红、糖性大者为佳。【化学成分】果穗含糖,鞣酸(tannic acid),苹果酸( malicacid),维生素(vitamin)B1、B2和胡萝卜素(carotene);其脂类的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linoleic acid),油酸(oleic acid),软脂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尚有少量辛酸(caprylic acid),壬酸(pelargonic acid),癸酸(capr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等。精油中含桉叶素(cineole),牻儿醇(geraniol),芳樟醇乙酸酯(linalyl acetat),芳樟醇(linalool),樟脑(camphor),a-蒎烯(α-pinene)和柠檬烯(limonene)等;磷脂总含量0.41%,其中磷脂酸胆碱(phosphatidyl choline)32.15%,溶血磷脂酸胆碱(lysophosphatidy choline)19.30%,磷脂酸乙醇胺(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15.91%,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12.40%,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 inosi-tol)10.53%,双磷脂酰甘油(diphosphatidyl glycerol)6.59%。还含矢车菊素(cyanidin)和矢车菊甙(chrysanthemin)。【药理作用】1.增强免疫功能 小鼠α-醋酸萘酯酯酶(ANAE)阳性的T淋巴细胞和脾脏B淋巴细胞(溶血空斑形成细胞数),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给LACA小鼠每日灌服桑椹水煎剂12.5g(生药)/kg,连续10天,可显着增加不同年龄组小鼠的T淋巴细胞;但同剂量的桑椹水煎剂,仅可增加幼龄小鼠B淋巴细胞数,对1年以上的老龄小鼠无明显影响。应用3H-TdR掺入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表明,桑椹水煎剂有中度激发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2.对Na+ -K+ -ATP酶活性的影响 给3-24月龄的BALb/c和LACA纯系小鼠每日灌服桑椹煎剂12.5g/kg,连续2星期。除24月龄老龄小鼠外,与同龄对照组比较均能显着降低红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Na+ -K+ -ATP酶与机体释放能量、供Na+和K+的主动转运有关,桑椹子降低该酶的活性可能是其滋阴作用机制之一。【性味】甘;酸;性寒,【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滋阴养血;生津;润肠。主肝肾不足和血虚精亏的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须发早白;失眠多梦;津伤口渴;消渴;肠燥便秘。【摘录】《中华本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昊雨青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昊雨青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45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