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院感染信息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34533.4 | 申请日: | 2016-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1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淑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光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50/80 | 分类号: | G16H50/80;G16H40/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7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院感染 医疗服务 信息管理 互联网 卫生行政部门 反馈信息 监测信息 决策支持 趋势分析 数据编辑 数据分析 系统评估 用户管理 自动推送 审核 有效地 监测 发病率 预警 上报 网点 感染 共享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院感染信息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如下:第一步,完成数据自动推送上报;第二步,完成数据分析与共享;第三步,完成决策支持与预警;第四步,数据编辑、审核和用户管理;本发明的基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院感染信息管理方法,对医院感染信息进行实时、自动、有效地监测及系统评估;能够对医院感染监测信息进行审核、汇总和分析,定期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国家/区域医院感染发病率和感染趋势分析结果,并向各监测网点反馈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院感染信息管理方法,属于医疗卫生服务互联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行业呈爆发式的增长;未来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推动下,金融、娱乐、交通、医疗等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正在呈现出新的特点;近几年,医疗软件与移动终端设备的结合,为病人提供就医便捷,为医院等机构提供移动高效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已开创了一种智能化移动医疗的全新工作模式;其中,远程医疗监护是指通过通信网络将远端的生理和医学信号传送到监护中心进行分析,并给出诊断意见的一种技术手段;他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讯的发展为远程医疗服务带来新的机遇,使得人们可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实现个人与医院间,医院和医院问的医学信息的远程传输和监控,远程会诊、医疗急救、远程医疗教育与交流;现有技术中,医院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安全威胁,也造成了社会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开展医院感染监测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如何对医院感染信息进行实时、自动、有效地监测及系统评估,现有技术中,还没有比较好的完成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院感染信息管理方法,对医院感染信息进行实时、自动、有效地监测及系统评估;能够对医院感染监测信息进行审核、汇总和分析,定期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国家/区域医院感染发病率和感染趋势分析结果,并向各监测网点反馈信息。
本发明的基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院感染信息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如下:
第一步,完成数据自动推送上报;监测网点通过安装数据导出和导入客户端,将监测数据从医院的院内网自动推送至网络监测中心;
第二步,完成数据分析与共享;对监测数据实时统计,并生成相应图表,包括不同单位、科室及年龄段的实时报表,医院感染概况表,按感染诊断、病原体及送检标本排序的统计表,不同年月分析表,感染分布柱状图和饼图;
第三步,完成决策支持与预警;在数据汇总、流行病学分析及专家决策系统支持下,为卫生行政部门分析决策、制定防控措施和标准提供信息资源支持;
第四步,数据编辑、审核和用户管理;各级监测网点用户根据不同权限设置,可进行相应数据录入、修改、删除和提交操作;用户完成对本院监测数据核查后,对数据进行报告;网络监测中心管理员对各监测网点报告的数据进行审核、删除和退回操作;另外,系统管理员可进行用户的创建、角色设置、登录验证、权限限制和用户信息修改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完成数据分析与共享其设置在权限允许范围内的数据共享。
进一步地,所述完成决策支持与预警其在基线数据积累和分析基础上,确立预警阈值,对医院感染、耐药菌流行暴发等实现自动预警分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基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院感染信息管理方法,对医院感染信息进行实时、自动、有效地监测及系统评估;能够对医院感染监测信息进行审核、汇总和分析,定期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国家/区域医院感染发病率和感染趋势分析结果,并向各监测网点反馈信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院感染信息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光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光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45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