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饭煲内胆打磨自动化成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34742.9 | 申请日: | 2016-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7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冯继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拓志永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27/00;B24B29/02;B24B41/00;B24B51/00;B24B5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饭煲 内胆 打磨 自动 化成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饭煲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电饭煲内胆打磨自动化成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饭煲内胆表面打磨绝大多数采用人工来完成,少量的采用机械进行打磨,人工打磨不仅打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打磨质量无法完全保证、产品的合格率不高,机械打磨虽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却存在着加工现场噪音及粉尘污染严重、环保性能低,打磨过程产生的粉尘不仅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也会降低电饭煲内胆的打磨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电饭煲内胆打磨过程存在的打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噪音及粉尘污染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降低打磨质量的问题,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小、可流水线操作、环保性能高、打磨质量好的用于电饭煲内胆打磨自动化成线装置。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电饭煲内胆打磨自动化成线装置,包括除尘防护房、电控柜、打磨装置、上料传输带和下料传输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防护房内设置有加工区,并在除尘防护房顶部设置有除尘管,所述的电控柜上设置有控制台,所述的打磨装置设置在加工区内,将打磨装置通过连接线与电控柜连接,所述的打磨装置由打磨工位、拉丝工位、抛光工位、机器人组成,所述的打磨工位上设置有固定板、接废料台、电机,并在打磨工位的固定板上通过连接轴设置有磨砂轮,所述的拉丝工位上设置有固定板、电机、接废料台,并在拉丝工位的固定板上通过连接轴分别设置有过渡轮、从动轮,所述的抛光工位上设置有固定板、接废料台、电机,并在抛光工位的固定板上通过连接轴设置有抛光轮,所述的电机上设置有主动轮,并将电机通过连接线与电控柜连接,所述的机器人上设置有夹持头,所述的上料传输带、下料传输带均设置在除尘防护房和除尘防护房之间,将打磨工位、拉丝工位、抛光工位分别通过承载轴设置在底座上,并将打磨工位、拉丝工位、抛光工位通过承载轴分别设置为可在底座上旋转的结构,在磨砂轮或拉丝带或抛光轮达到使用寿命后,旋转对应的工位,保证机器人打磨自动化成线装置不停顿的情况下,人工进行磨砂轮或拉丝带或抛光轮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除尘防护房设置有多个加工区,使电饭煲内胆打磨能够流水进行,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除尘防护房上的除尘管内设置有风扇,能够将电饭煲内胆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快速排出除尘防护房,既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环保性能,也能提高电饭煲内胆的加工质量。
所述的打磨工位、拉丝工位、抛光工位分别通过承载轴设置在底座上,并将打磨工位、拉丝工位、抛光工位通过承载轴分别设置为可在底座上旋转的结构。
所述的磨砂轮上设置有辅轮,并将辅轮通过皮带与打磨工位内电机的主动轮连接。
所述的拉丝工位内电机的主动轮与从动轮、过渡轮之间设置有拉丝带。
所述的抛光轮上设置有辅轮,并将辅轮通过皮带与抛光工位内电机的主动轮连接。
所述的除尘管内设置有风扇,并将风扇通过连接线与电控柜连接。
有益效果:本发明将打磨工位、拉丝工位、抛光工位分别通过承载轴设置在底座上,并将打磨工位、拉丝工位、抛光工位通过承载轴分别设置为可在底座上旋转的结构,在磨砂轮或拉丝带或抛光轮达到使用寿命后,旋转对应的工位,保证机器人打磨自动化成线装置不停顿的情况下,人工进行磨砂轮或拉丝带或抛光轮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除尘防护房设置有多个加工区,使电饭煲内胆打磨能够流水进行,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除尘防护房上的除尘管内设置有风扇,能够将电饭煲内胆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快速排出除尘防护房,既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环保性能,也能提高电饭煲内胆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示意打磨装置的结构。
图3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示意打磨工位的结构。
图4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示意拉丝工位的结构。
图5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示意抛光工位的结构。
图6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示意电机与磨砂轮的连接结构。
图7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示意除尘防护房与除尘管的连接结构。
图8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示意除尘管与风扇的连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拓志永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拓志永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47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线智能感应计算机
- 下一篇:摩托车板件加工用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