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沙拐枣种子发芽率40%以上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8922.4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7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胡静;胡小柯;尉秋实;杨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G24/15;A01G24/12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晋 |
地址: | 7330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沙拐枣 种子 发芽率 40 以上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将沙拐枣植物种子发芽率提高到40%以上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是将沙拐枣种子浸入一定体积比的浓硫酸溶液中实行充分浸泡,然后将浸种取出反复洗净后再在水中浸泡,点种于用水充分浸湿的培养基质内,所用的培养基质为粒径1~3 mm的蛭石。经过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后的沙拐枣种子发芽率高于40%,无疑对沙拐枣大面积种植及治沙、固沙有积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沙生植物种子发芽率的方法,确切讲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提高沙生植物——沙拐枣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沙拐枣(
中国发明专利2014103746964公开了一种用于四翅滨藜种子发芽的方法,具体的操作为:利用浓硫酸对四翅滨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浸种处理结束后将种子清洗干净置于蛭石基质上进行发芽处理。该技术可有效提高滨藜种子的发芽率,从该专利公开的数据可见,四翅滨藜种子发芽率基本上可达70%以上。另一篇中国发明专利2014103784839公开的提高四翅滨藜种子发芽率的方法是用次氯酸钠溶液和/或赤霉素溶液进行浸种,浸种处理结束后置于蛭石基质上进行发芽处理。但在这些技术启示下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浸种处理,其效果却并不理想,仍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发芽率,关于这一点参见本文后述的试验内容。
显然如何能较大幅度的提高沙拐枣种子发芽率是当前的一个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的能大幅度提高沙拐枣种子发芽率的方法,特别是可以使沙拐枣种子发芽率提高至40%以上的方法。
本发明提高沙拐枣种子发芽率至40%以上的方法,是将沙拐枣种子浸入为体积比为70%~75%的浓硫酸溶液中实行充分浸泡,然后将浸种取出揉搓洗净后均匀点种于用水充分浸湿的培养基质内,所用的培养基为粒径的1~3 mm蛭石。
优选的本发明的提高沙拐枣种子发芽率的方法是用浓硫酸浸泡种子6~10小时,经试验表明其最佳的浓硫酸浸泡种子的时间为6小时。
若将经浓硫酸浸泡取出洗净后的种子再在水中浸泡12~24小时,效果会更佳,种子萌发时间会明显提前2~3天。
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较大幅度提高沙拐枣种子发芽率,无疑对沙拐枣大面积种植及治沙、固沙有积极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为探索寻找出提高沙拐枣种子发芽率的方法,本发明对多种技术方案进行试验对比。挑选籽粒饱满、无霉变的沙拐枣种子200颗为试验材料,试验前充分将细沙、滤纸及蛭石培养基用水浸湿,且发芽期间各介质均保持湿润。暗培养,温度为28°C。为了模拟沙拐枣自然生长环境,试验中所用的细沙采自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38°34’N,102°58’E),所用的蛭石粒度为1~3 mm。
本发明以下结合实施例进行解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未经甘肃省治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89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皮石斛蒴果/种子的长期保存方法
- 下一篇:八角种子贮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