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硒粳米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0400.8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7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潘祖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祖贤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A01C21/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45102 | 代理人: | 韦永青 |
地址: | 5476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粳米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富硒粳米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粳米是大米的一种,是用粳型非糯性稻谷碾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或圆形,米粒丰满肥厚,横断面近于圆形,长与宽之比小于二,颜色蜡白,呈透明或半透明,质地硬而有韧性,煮后粘性油性均大,柔软可口,但出饭率低。粳米根据收获季节,分为早粳米和晚粳米。早粳米呈半透明状,腹白较大,硬质粒少,米质较差。晚粳米呈白色或蜡白色,腹白小,硬质粒多,品质优。粳米产量远较籼米为低。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约占 79%,是热量的主要来源。
硒是一种化学元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矿物质营养素,中国科学家接连对中国1094个县市(约占全国一半)的土壤样品的硒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显示:中国是个缺硒的国家。达到国际公布的正常临界值0.1 mg/kg 的县只有1/3,即中国2/3地区属缺硒地区。其中含量≤0.02 mg/kg 的占29%,为严重缺硒地区。营养学专家经过反复实验得出,人体中血硒的含量标准值为0.10 mg/kg,低于此值就会发生缺硒症,当硒缺乏的时候,就很容易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下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四十多种疾病都与人体缺硒有关。而中国有29%地区人均含硒量在0.02mg/kg以下,定为极度缺硒地区,有43%的地区人体含硒值在0.03-0.04mg/kg之间,为缺硒地区,换而言之,中国有72%的地区共15个省区受到缺硒的威胁。联合国组织(FAO/WHO/IEA)制定了人体日常膳食供给量中应有400微克硒,而北京市民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仅为60微克。东北大部分地区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仅有10微克,是心脏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的高发区。中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仅在50-250微克之间。中国2/3的人口严重缺硒,表现在硒摄入量严重不足。如何让人们在日常饮食中,能吸入足够量的硒,成为目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粳米大量吸收并储存硒元素的种植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的步骤包括浸种、育苗、插秧、追肥和田间管理,在追肥步骤中, 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用量为1800千克~2000千克/亩;在移栽后8至12天,施氮肥,氮肥的用量为7~10千克/亩;当禾穗在分蘖够苗后,施氮肥和钾肥,氮肥用量为2.5~3千克/亩,钾肥用量为3.5~5千克/亩;抽穗开花期每亩再采用叶面肥对粳米进行喷洒,每亩喷施30~40千克叶面肥,该叶面肥为富硒大豆发酵液,所述的富硒大豆发酵液是由大豆粉的发酵液和亚硒酸钠组成,所述发酵液和所述亚硒酸钠的比例为95:5。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大豆发酵液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构成:大豆粉10~15份,蜜糖1~1.5份,寡糖1~1.5份,干酵母0.04~0.1份,水80~86份。
进一步的:所述大豆发酵液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大豆磨成粉,过150~200目筛;
(2)、将大豆粉与蜜糖、寡糖,干酵母按比例用水配制,装入罐内,密封发酵20~30天,发出醋香味即可。
将发出醋香味的发酵液取出,按比例倒入亚硒酸钠粉末,搅拌均匀。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追肥时,在苗叶上喷施富硒大豆发酵液,富硒大豆发酵液吸收快,各种养分能够很快地秧苗叶片吸收,直接从叶片进入秧苗体,参与秧苗的新陈代谢,使秧苗生长过程中很好地吸收硒元素;作用强,叶面施肥由于养分直接由叶品进入秧苗体,吸收速度快,可在短时间内使秧苗体内的营养元素大大增加,迅速缓解秧苗的缺肥状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富硒粳米的种植方法,其步骤包括浸种、育苗、插秧、追肥和田间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 浸种:将粳米种子在阳光下晒2天;然后用2.5%的石灰水在15~20℃下浸种3小时;
2)育苗:选择地势平坦、渗水适中、排灌方便的秧田地作为粳米的育苗用地,将秧田耕耘,整理平整,然每亩秧田施猪粪或牛粪12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15千克,再整成多块畦,然后按每亩秧田均匀播2千克粳米种子;在每块畦上设有多根横跨畦面的竹条,在竹条上盖上塑料薄膜将秧田盖上,20天后去掉薄膜,让秧苗通风;
3) 插秧:在粳米移栽前整地时,向土壤中每亩施腐熟农家肥650千克,采用30厘米行距×20厘米穴距插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祖贤,未经潘祖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04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虾稻共生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酸化土改良综合种植水稻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