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直流充电设备的充电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0837.1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0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秀兰;金渊;曾爽;关宇;陈建树;焦东升;杨冰;李香龙;赵宇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5 | 分类号: | B60L53/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张永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直流 充电 设备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直流充电设备的充电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在电源充电接口与电源设备连接时,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电源设备发出的预设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预设的标识信息为基于预设的充电协议发出的标识信息;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预设的标识信息,则确定当前的电源设备为第一电源设备;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所述预设的标识信息,则确定当前的电源设备为第二电源设备。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流充电设备导致的兼容性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器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直流充电设备的充电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正式实施的电动汽车及充电设备的国标有GB18487-2015、GB27930-2015、GB20234.1-2015、GB20234.2-2015、GB20234.3-2015五项标准。电动汽车及充电设备在以上五个新标准的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新老版本程序充电兼容性问题。
1、采用新标准的直流充电桩与旧标准电动汽车的充电兼容性差。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由于旧国标在充电配置阶段,未对时序做明确规定,导致新国标的桩与部分旧标准电动汽车定义时序逻辑存在死循环,导致超时故障,无法实现充电。2)新国标要求电动汽车发送准备就绪报文后5S如果未收到充电桩发送的准备报文或5min未收到充电桩发送的准备就绪报文即判超时。部分旧国标的车5S未收到充电桩发送的准备就绪未判超时即发停止充电报文,旧国标的车要求较严苛。3)部分旧标准车在检测到辅助电源到收到充电桩的辨识报文(CRM)有5S超时判断,新国标充电桩第一步为发送握手报文(CHM),发送5S,导致车辆判断超时。
2、采用旧国标的直流充电桩与新标准的电动汽车充电兼容性差。原因可能是:新国标中增加了握手报文,旧国标充电桩没有握手报文,造成充电机辨识报文超时,无法实现充电。(新国标电动汽车BMS发出BHM报文,自启动起经过5s时间。此时,旧国标充电桩发送CRM报文,5S内未收到BRM判超时。)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直流充电设备的充电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流充电设备导致的兼容性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直流充电设备的充电方法,包括:在电源充电接口与电源设备连接时,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电源设备发出的预设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预设的标识信息为基于预设的充电协议发出的标识信息;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预设的标识信息,则确定当前的电源设备为第一电源设备;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所述预设的标识信息,则确定当前的电源设备为第二电源设备。
进一步地,在确定当前的电源设备为第一电源设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电源充电接口按照第一充电协议与所述电源设备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源设备对应的充电协议为所述第一充电协议;根据所述第一充电协议预定的第一流程对所述电源充电接口充电。
进一步地,在确定当前的电源设备为第二电源设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电源充电接口按照第二充电协议与所述电源设备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电源设备对应的充电协议为所述第二充电协议;根据所述第二充电协议预定的第二流程对所述电源充电接口充电。
进一步地,在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电源设备发出的预设的标识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预设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断开,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为用于控制所述电源充电接口与所述电源设备的连接的开关;对所述电源充电接口与所述电源设备进行绝缘检测;在所述绝缘检测完成之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闭合。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充电接口包括电动汽车的辅助电源充电接口,所述电源设备包括充电桩,所述预设的标识信息包括握手报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08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底座电机安装机构
- 下一篇: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