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载保护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1004.7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5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陈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威尔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1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载 保护 连接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载保护连接器,包括壳体、连接头、稳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调参报警器、通流指示灯、电流过载检测模块、过载参数设置器、过载显示灯环、自动断路模块、蜂鸣报警器、连接导线。本发明能够使过载电流在通过连接器时被检测出来并发出报警,防止过载电流流经设备造成损害,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过载电流的参数值,适用于不同设备的连接构架,能够有效降低过载产生的损失,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过载保护连接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连接器,即CONNECTOR。国内亦称作接插件、插头和插座。一般是指电器连接器。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连接器是我们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顺着电流流通的通路观察,你总会发现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器。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但是无论什么样的连接器,都要保证电流顺畅连续和可靠地流通。电气线路中允许连续通过而不至于使电线过热的电流量,称为安全载流量或安全电流。如导线流过的电流超过了安全载流量,就叫过载。过载会使电流通过的设备温度升高进而加速老化甚至烧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过载保护连接器,能够使过载电流在通过连接器时被检测出来并发出报警,防止过载电流流经设备造成损害,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过载电流的参数值,适用于不同设备的连接构架,能够有效降低过载产生的损失,利于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过载保护连接器,包括壳体、连接头、稳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调参报警器、通流指示灯、电流过载检测模块、过载参数设置器、过载显示灯环、自动断路模块、蜂鸣报警器、连接导线,所述壳体左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右端安装有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上设置有电压检测模块,所述电压检测模块上连接有调参报警器,所述调参报警器与通流指示灯相连,所述稳压模块的右端连接有电流过载检测模块,所述电流过载检测模块上设置有过载参数设置器,所述过载参数设置器的外侧设置有过载显示灯环,所述电流过载检测模块的右端连接有自动断路模块,所述自动断路模块上设置有蜂鸣报警器,所述自动断路模块的右端连接有连接导线,所述调参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所述调参报警器可以调整电压检测模块的安全电压上下限,电流依次通过电压检测模块、调参报警器、通流指示灯后进入电流过载检测模块,所述过载参数设置器可以调整电流过载检测模块的安全电流上下限,所述过载显示灯环由绿色、黄色、红色三种灯光颜色的指示灯依次环绕组成,绿色灯光区域指代电流安全、黄色灯光区域指代电流即将过载、红色灯光区域指代电流过载。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为阻燃绝缘壳体,所述稳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电流过载检测模块、自动断路模块、蜂鸣报警器均设置在壳体内,所述调参报警器、通流指示灯、过载参数设置器、过载显示灯环均设置在壳体外侧面。
作为优选,所述自动断路模块上设置有过载信号发射器,所述蜂鸣报警器为闪光蜂鸣式报警器,所述自动断路模块为自复位式断路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壳体、连接头、稳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调参报警器、通流指示灯、电流过载检测模块、过载参数设置器、过载显示灯环、自动断路模块、蜂鸣报警器、连接导线结合在一起,经过实验优化,能够使过载电流在通过连接器时被检测出来并发出报警,防止过载电流流经设备造成损害,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过载电流的参数值,适用于不同设备的连接构架,能够有效降低过载产生的损失,利于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过载保护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威尔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威尔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10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座控制方法及组合插座
- 下一篇:耳机插座组件和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