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传动履带车辆控制的驾驶员信号解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1243.2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0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明;薛天扬;盖江涛;曾根;徐岩;韩政达;帅志斌;张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L15/38 | 分类号: | B60L15/38;B60L15/20;B62D1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周恒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传动 履带 车辆 控制 驾驶员 信号 解析 方法 | ||
1.一种用于电传动履带车辆控制的驾驶员信号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方法基于双电机驱动的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来实施,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包括:动力辅助单元(1)、左电机控制器(2)、左侧电机(3)、左侧变速及侧传动装置(4)、左侧主动轮(5)、右电机控制器(6)、右侧电机(7)、右侧变速及侧传动装置(8)、油门踏板(9)、整车控制器(10)、方向盘(11)、制动踏板(12)、右侧主动轮(13);
所述动力辅助单元(1)用于提供两路用于驱动两侧电机的电能至左电机控制器(2)和右电机控制器(6);
所述左电机控制器(2)用于将来自动力辅助单元(1)的直流电的电能转换为三相交流电的电能,并根据整车控制器(10)的指令控制左侧电机(3)工作;所述右电机控制器(6)用于将来自动力辅助单元(1)的直流电的电能转换为三相交流电的电能,并根据整车控制器(10)的指令控制右侧电机(7)工作;
所述左侧电机(3)及右侧电机(7)分别用于将所述三相交流电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输出机械功率;
所述左侧电机(3)输出的机械功率经左侧变速及侧传动装置(4)传递至左侧主动轮(5),右侧电机(7)输出的机械功率经右侧变速及侧传动装置(8)传递至右侧主动轮(13),从而驱动车辆行驶;
系统工作时,由整车控制器(10)采集油门踏板(9)的开度、制动踏板(12)的开度及方向盘(11)的转角信号,以解释驾驶意图,并发送左侧电机(3)的目标驱动转矩指令给左电机控制器(2),发送右侧电机(7)的目标驱动转矩指令给右电机控制器(6),由左电机控制器(2)和右电机控制器(6)来分别使各自对应侧的电机输出相应的驱动转矩,带动对应的变速及侧传动装置、主动轮旋转;
当两侧电机的转速相等时,履带车辆执行直驶;当两侧电机出现转速差时,履带车辆执行转向;
所述驾驶员信号解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整车控制器(10)进行初始化,读入包括路面行驶阻力系数f、最大转向阻力系数μmax、路面附着系数变速器传动比ib、侧传动比ic、车辆中心距B、车长L、车重m、主动轮半径r在内的整车的预置参数,读入包括允许的最大车速Vmax、增速率最大值ΔVrefmax在内的预置控制参数,读入固有的转向安全系数δ随车速V变化的离散化曲线图,读入固有的两侧电机的T-n特性曲线;然后转入步骤S2;
步骤S2:计算最小相对转向半径ρmin与车速V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制成二维表格;根据预置参数,计算车速V对应的最小相对转向半径ρmin,有判别式如下:
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V(k)是当前步长的车速;k是步长;
第一式是离心力不超过地面附着极限的判别式,第二式是外侧履带牵引力不超过附着极限的判别式,ρmin为满足该组判别式的最小ρ值;由此即可获得最小相对转向半径曲线并离散化为映射关系:
ρmin=map(V)
然后转入步骤S3;
步骤S3:整车控制器(10)接收油门踏板信号a(k)、制动踏板信号b(k)、方向盘转角信号s(k),并且分别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的油门踏板信号Sa(k)、归一化的制动踏板信号Sb(k)、归一化的方向盘转角信号Ss(k);然后转入步骤S4;
步骤S4:整车控制器(10)接收当前的反馈车速Vfbk(k)、左电机反馈转速NLfbk(k)、右电机反馈转速NRfbk(k);然后同时执行步骤S5及步骤S12;
步骤S5:根据归一化的油门踏板信号Sa(k)、归一化的制动踏板信号Sb(k)、当前允许的最大车速Vmax(k)计算驾驶员的期望车速Vref(k);
Vref(k)=(Sa(k)-Sb(k))*Vmax(k)
然后转入步骤S6;
步骤S6:根据驾驶员的期望车速Vref(k)、当前的反馈车速Vfbk(k),计算履带车辆的目标车速差ΔVref(k);
ΔVref(k)=Vref(k)-Vfbk(k)
然后转入步骤S7;
步骤S7:根据归一化的制动踏板信号Sb(k)计算履带车辆目标车速减速率的最小值ΔVrefmin(k);
ΔVrefmin(k)=(1+Kb·Sb(k))ΔVmin
其中,ΔVmin为当履带车辆自由滑行时的减速率,ΔVmin<0;Kb是制动踏板的增益系数;
然后转入步骤S8;
步骤S8:判断目标车速差ΔVref(k)与增速率最大值ΔVrefmax的关系,如果ΔVref(k)<ΔVrefmax,说明目标车速差未超出增速率最大值,目标车速差在可调节的范围之内,转至步骤S9;反之则可判定目标车速差过大,可能会导致后续调节不稳定等情况,需要对其进行限制,转至步骤S10;
步骤S9:判断目标车速差ΔVref(k)与减速率最小值ΔVrefmin(k)的关系,若ΔVref(k)>ΔVrefmin(k),说明目标车速差在合理范围,不需要对其进行限制,转至步骤S15;反之则可判定目标车速差过小,会导致电动机发电电流过大的情况,需要对其进行限制,转至步骤S11;
步骤S10:由于目标车速差过大,因此将其限制为增速率最大值ΔVrefmax;
ΔVref(k)=ΔVrefmax
然后转入步骤S15;
步骤S11:由于目标车速差过小,因此将其限制为减速率最小值ΔVrefmin(k);
ΔVref(k)=ΔVrefmin(k)
然后转入步骤S15;
步骤S12:根据履带车辆当前的反馈车速Vfbk(k)、转向安全系数δ[Vfbk(k)]、以及离散化的最小相对转向半径曲线,确定当前车速下履带车辆不发生侧滑所能实现的最小相对转向半径ρmin(k);
ρmin(k)=δ[Vfbk(k)]·map[Vfbk(k)]
然后转入步骤S13;
步骤S13:根据最小相对转向半径ρmin(k)将归一化的方向盘转角信号Ss(k)修正为Ss’(k),保证履带车辆实现安全转向;修正式为:
式中,Ks是转向修正系数;
然后转入步骤S14;
步骤S14:根据最小相对转向半径ρmin(k)、左右电机的反馈转速NLfbk(k)、NRfbk(k)以及修正后的方向盘转角信号Ss’(k)计算两侧电机目标转速差ΔNref(k),然后转至步骤15;
式中,Kn为转速差修正系数,该系数与变速机构传动比有关;
步骤S15:根据目标车速差ΔVref(k)和两侧电机目标转速差ΔNref(k)分别确定左右两侧电机各自的目标转速差,即左侧电机的目标转速差ΔNLref(k)、右侧电机的目标转速差ΔNRref(k),转至步骤S16;
步骤S16:将上一步得到的左侧电机的目标转速差ΔNLref(k)、右侧电机的目标转速差ΔNRref(k)分别经过PI调节器处理,分别得到左侧电机的目标驱动转矩TLref(k)和右侧电机的目标驱动转矩TRref(k);然后转入步骤S17;
步骤S17:整车控制器将左侧电机目标驱动转矩TLref(k)和右侧电机目标驱动转矩TRref(k)发送两侧电机控制器,控制两侧电机输出相应的驱动转矩,使车辆完成直驶或转向;跳转至步骤S3,进行k+1控制周期内的实时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124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加强环
- 下一篇:一种铰链式锻造组合定位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