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封口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1487.0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6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盛立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1/10 | 分类号: | B65B51/1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李莎 |
地址: | 30182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封口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密封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封口机。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的袋装食品,大多采用塑料袋,因其价廉、便于收纳等特点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塑料袋开口后,若不能依次消耗完,常采用橡皮圈或塑料夹具进行密封,但是仍留有空隙,密封性不好,也不能适应所有尺寸的塑料袋制品,需要不同型号的夹具,使用便利性较差,现有封口机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不适合家庭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便携式封口机,能够有效对塑料包装袋口进行密封,简单实用,携带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便携式封口机,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一端通过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外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顶板下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能够对施加在所述顶板上的压力进行缓冲,保护内部加热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下表面设有第一加热条,所述第一加热条延伸方向与所述顶板长度延伸方向相同,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相应所述第一加热条位置设有第二加热条,所述第一加热条与所述第二加热条与外设控制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上设有条状凹槽,所述凹槽延伸方向与所述顶板长度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凹槽内设有切割刀,所述切割刀与所述凹槽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在所述底板相应所述凹槽位置设有插口槽,所述切割刀能够插入所述插口槽内。
进一步的,在所述顶板的前侧面相应所述凹槽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切割刀前侧面设有圆柱形把手,所述把手能够穿过所述通孔并在其内部带动所述切割刀上下移动,在所述把手上施加外力时将所述切割刀插入所述插口槽内对塑料袋口进行切割,撤销外力时所述复位弹簧带动所述切割刀复位,回到所述凹槽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下表面设有第一隔热条,所述第一隔热条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条与所述凹槽中间,所述第一隔热条延伸方向与所述顶板长度延伸方向相同,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相应所述第一隔热条位置设有第二隔热条,所述第一隔热条与所述第二隔热条为耐高温橡胶材质,隔热条的设置能够将加热部件与切割部件间隔开,放置切割部件温度过高导致切割口不整齐或拉丝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侧面设有限位块,在所述底板侧面相应所述限位块下部铰接连接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能够与所述限位块配合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温度控制按钮和温度显示屏,可以调节密封所需加热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外表面均设有绝缘材料。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所述的便携式封口机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创造所述的便携式封口机能够有效对塑料包装袋口进行密封,简单实用,携带方便。
(2)本发明创造所述的便携式封口机能够有效防止塑料包装袋口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的切割不平整或拉丝现象。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封口机非工作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封口机非工作状态左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封口机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封口机工作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封口机B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封口机工作状态左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顶板;2-底板;3-伸缩杆;4-弹簧;5-第一加热条;6-第二加热条;7-控制单元;8-凹槽;9-切割刀;10-复位弹簧;11-插口槽;12-通孔;13-把手;14-第一隔热条;15-第二隔热条;16-限位块;17-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盛立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盛立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14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