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代理部署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1807.2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22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胡新辉;田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烽火信息集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L12/931;H04L12/933;H04L12/935;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42225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彭程程 |
地址: | 43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openstack 代理 部署 系统 方法 | ||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代理部署系统及方法,涉及云计算领域,包括服务端、第一管理接入交换机、第二管理接入交换机、管理核心交换机和至少一个计算节点,所述服务端通过第二管理接入交换机连接管理核心交换机,管理核心交换机连接第一管理接入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每个计算节点包括代理虚拟机和管理虚拟交换机,所述代理虚拟机的代理管理网卡绑定至管理虚拟交换机;每个计算节点对应一个计算节点管理网卡,计算节点管理网卡接入所述第一管理接入交换机的端口,管理虚拟交换机绑定计算节点管理网卡。本发明在符合等保三级要求下,减少转发路径,提升网络转发性能,减少运维人员后期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计算领域,具体来讲涉及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代理部署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基于openstack建设云计算的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时,在满足等保三级的情况下,需要部署一些代理,如监控代理、防病毒代理和数据库审计等。一般情况下,在部署符合等保三级的云计算IAAS平台时,在网络上要划分成三个网络:管理网络、业务网络以及存储网络,且三个网络必须相互隔离。
如图1所示,在符合等保三级的云数据中心中,运维监控管理系统、数据库审计系统、以及云杀毒系统等必须部署到运维管理区,而这些系统要能正常工作,必须以虚拟机的形式在租户的网络里面部署代理;这样就会产生以下几个问题:
(1)如图1所示,由于openstack架构上的设计,虚拟机只能通过业务网络与外界通讯,而业务网络与管理网络无法互访,导致代理无法与服务端进行通讯,因为服务端是部署在运维管理区。如果要让系统正常工作,就必须打通管理平面与业务平面,如图2所示,在管理防火墙与业务防火墙之间连接一根网线;但是这样就会留有安全隐患,不符合等保三级要求。
(2)如图2所示,在强行打通管理网络与业务网络的情况下,代理与服务端通讯,数据流路径就变为:代理→业务虚拟交换机→业务接入交换机→业务核心交换机→业务防火墙→管理防火墙→管理核心交换机→管理接入交换机→服务端;转发路径非常长,导致代理效率降低,影响代理虚拟机的网络转发性能。
(3)在强行打通管理网络与业务网络的情况下,必须设置相应的防火墙安全策略,进行相应网段隔离,这样就增加了额外的配置工作,随着租户的增多,策略也随之增加;大大增加运维人员后期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代理部署系统及方法,在符合等保三级要求下,减少转发路径,提升网络转发性能,减少运维人员后期工作量。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代理部署系统,包括服务端、第一管理接入交换机、第二管理接入交换机、管理核心交换机和至少一个计算节点,所述服务端通过第二管理接入交换机连接管理核心交换机,管理核心交换机连接第一管理接入交换机,每个计算节点包括代理虚拟机和管理虚拟交换机,所述代理虚拟机的代理管理网卡绑定至管理虚拟交换机;每个计算节点对应一个计算节点管理网卡,计算节点管理网卡接入所述第一管理接入交换机的端口,管理虚拟交换机绑定计算节点管理网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计算节点包括用户虚拟机和业务虚拟交换机,用户虚拟机的虚拟机业务网卡绑定至述业务虚拟交换机,业务虚拟交换机绑定代理虚拟机的代理业务网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包括业务接入交换机和业务核心交换机,计算节点的计算节点业务网卡绑定至业务接入交换机,业务接入交换机连接业务核心交换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代理部署方法,包括步骤:
S1.每个计算节点添加管理虚拟交换机,并将计算节点管理网卡绑定到对应的管理虚拟交换机;
S2.创建管理网段,由openstack分配管理vla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烽火信息集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烽火信息集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18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VXLAN的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即时通讯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