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封板下料装置及轴承封板焊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4162.8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5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伟;曾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普锐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郭俊霞 |
地址: | 2246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板下料 装置 轴承 焊接 系统 | ||
一种封板下料装置及轴承封板焊接系统,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封板下料装置的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第三侧壁和第二侧壁、第四侧壁。底板设置于箱体的底部并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可滑动地连接,底板包括底板本体和为弧形齿条的第一齿条、第二齿条。限位件包括限位部和齿条,限位部可滑动地嵌设于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的开口。传动齿轮转动安装于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传动齿轮同时与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齿条外啮合。底板与第一侧壁、第三侧壁之间连接有拉簧;限位件到底板本体的距离小于两个封板重叠时的高度差。其能够每次下料一个重叠在一起的圆弧状的封板,下料方便。一种轴承封板焊接系统,其能够实现水冷轴承座封板的自动焊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封板下料装置及轴承封板焊接系统。
背景技术
封板是水冷轴承座的零部件,水冷轴承座为上下分体式,冷却水槽布置在轴承座基座的顶部,水槽的外缘固定连接有与之相匹配的封板。封板呈半圆弧状,焊接在水冷轴承座基座的顶部。目前在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中,水冷轴承座基座和封板之间的焊接均是采用人工焊接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方式存在焊接质量不稳定、费时费力等问题。
发明人研究发现目前有部分企业采用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焊接效率。但是焊接前,仍然需要先通过人工对封板和轴承座基座进行装配再进行焊接,无法实现焊接的自动化,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板下料装置,其能够每次下料一个重叠在一起的圆弧状的封板,下料方便、省时、省力。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封板焊接系统,其能够实现水冷轴承座封板的自动焊接。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封板下料装置,其包括:
箱体,箱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三侧壁相对设置,第二侧壁与第四侧壁相对设置,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围成了竖向的用于堆叠封板的下料通道,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与下料通道连通的下料口;
用于选择性地打开下料口的底板,底板设置于箱体的底部并且与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可滑动地连接,底板包括设置于下料口处的底板本体和设置于底板本体的相对边缘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第一齿条与第一侧壁间隙设置,第二齿条分别第三侧壁间隙设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为弧形齿条;
限位件,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三齿条,第二限位板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限位部和第四齿条;第一侧壁开设有由第二侧壁向第四侧壁延伸的第一开口,第三侧壁开设有由第二侧壁向第四侧壁延伸的第二开口;第一限位部可滑动地嵌设于第一开口,第二限位部可滑动地嵌设于第二开口,第三齿条和第一齿条间隔设置;
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转动安装于第一侧壁,并且第一传动齿轮位于第一齿条和第三齿条之间,第一传动齿轮同时与第一齿条和第三齿条外啮合;
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转动安装于第三侧壁,并且第二传动齿轮位于第二齿条和第四齿条之间,第二传动齿轮同时与第二齿条和第四齿条外啮合;
底板与第一侧壁、第三侧壁之间连接有拉簧;第一限位部到底板本体的距离以及第二限位部到底板本体的距离均小于两个封板重叠时的高度差。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面向第二侧壁的一面分为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与竖直面平行,第二面与第一面成钝角。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面与第一面的夹角为120°-150°。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均设置有滑槽,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设置有滑动机构,滑动机构与滑槽滑动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滑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的连接杆和滑动球,滑动球与滑槽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普锐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普锐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41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