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缓蚀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5807.X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5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谢永生;袁木;谢丽娟;陈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钢城集团瑞天安全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5/10 | 分类号: | C02F5/10;C02F5/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梁鑫;高芸 |
地址: | 617023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缓蚀阻垢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循环水阻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缓蚀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针对现有缓蚀阻垢剂阻垢率低、缓蚀效果不好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缓蚀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组成为:按重量百分比计,有机膦16‑24%,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3‑5%,锌盐2‑3%,葡萄糖酸钠8‑14%,余量为水。制备时将原料按配比混合均匀即可。本发明的复合缓蚀阻垢剂具有耐高温、高硬度和高pH的优点,能适应高浓缩倍数的苛刻水质条件,具有良好的稳锌效果,可防止锌盐过多沉淀,影响缓蚀效果;还能去除系统中已生成的污垢,耐高氯离子浓度,耐水解;并且该缓蚀阻垢剂毒性小,成本低,缓蚀阻垢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循环水阻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缓蚀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循环水对设备进行降温或热传递;循环水因其在系统中会蒸发部分水蒸气,使得系统中的盐浓度增大;而高浓度的含盐水体在以钢、铜结构为主体的设备、管道中容易出现结垢或是腐蚀的问题,导致设备、管道锈穿或者因结垢影响传热,造成设备、管道焊缝开裂,严重影响生产进度、威胁职工生命安全。因此,需要使用缓蚀阻垢剂对循环水质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实现经济、节水、节能的目的。
目前,在工业循环水中可选用的缓蚀阻垢剂单体主要有亚硝酸盐、铬酸盐、锌盐、有机膦酸盐和硅酸盐等,在这些缓蚀阻垢剂单体中,有的单体存在毒性大、遇热遇氯易分解的缺点,已逐渐变得无法满足当下工业循环水缓蚀阻垢剂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缓蚀阻垢剂阻垢率低、缓蚀效果不好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新型复合缓蚀阻垢剂,其毒性小、耐高温、耐氯化物、成本低,能有效防止循环水在系统运行中结垢,大幅降低循环水对系统设备、管道的腐蚀速度。
本发明的复合缓蚀阻垢剂,其原料组成为:按重量百分比计,有机膦16-24%,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3-5%,锌盐2-3%,葡萄糖酸钠8-14%,余量为水。
其中,上述复合缓蚀阻垢剂中,所述的有机膦为羟基亚乙基二膦酸、膦酰基羧酸共聚物、多元醇膦酸酯和2-膦酸基-1,2,4-三羧酸丁烷的混合物。
其中,上述复合缓蚀阻垢剂中,所述的羟基亚乙基二膦酸、膦酰基羧酸共聚物、多元醇膦酸酯和2-膦酸基-1,2,4-三羧酸丁烷的重量比为:5-7﹕5-7﹕3-5﹕3-5。
其中,上述复合缓蚀阻垢剂中,所述的锌盐为氯化锌或硫酸锌;优选为氯化锌。
其中,上述复合缓蚀阻垢剂中,所述的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固含量≥30%,CAS号为40623-75-4。
其中,上述复合缓蚀阻垢剂中,原料还包括唑类衍生物,优选苯并三氮唑。进一步的,所述的唑类衍生物添加量为0.4-0.6%。
优选的,上述复合缓蚀阻垢剂,其原料组成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羟基亚乙基二膦酸5-7%,膦酰基羧酸共聚物5-7%,多元醇膦酸酯3-5%,2-膦酸基-1,2,4-三羧酸丁烷3-5%,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3-5%,氯化锌2-3%,葡萄糖酸钠8-13%,苯并三氮唑0.5%,余量为水。
更优选的,上述复合缓蚀阻垢剂,其原料组成为:羟基亚乙基二膦酸6%,膦酰基羧酸共聚物6%,多元醇膦酸酯4%,2-膦酸基-1,2,4-三羧酸丁烷4%,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4%,氯化锌2.4%,葡萄糖酸钠11%,苯并三氮唑0.5%,余量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钢城集团瑞天安全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钢城集团瑞天安全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58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机纳米粒子杂化酚醛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外显子组装测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