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种金属微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7029.8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5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朱宝华;李小婷;王瑾;高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21 | 分类号: | B23K26/21;B23K26/082;B23K26/0622;B23K26/60;B23K103/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0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焊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种金属微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用夹具将铝合金板与不锈钢板压紧固定;A2、将纳秒级激光器或微秒激光器搭配高速扫描振镜头,高速扫描振镜头控制激光对铝合金板与不锈钢板进行扫描焊接,使铝合金板与不锈钢之间形成焊点,焊点根部呈“齿”状嵌入到铝合金板内。利用纳秒级激光器或微秒激光器脉冲宽度极短,能量较低的优势,同时采用高速扫描方式,以精确控制热输入来减小铝合金板与不锈钢板之间(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避免焊缝产生微裂纹。另外,焊点根部呈“齿”状嵌入到铝合金板内,(Fe,Al)金属间化合物沿着“齿”根间断分布,尺寸也变小,裂纹较传统焊接方式明显减少,焊接强度明显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与铝金属薄板焊接的异种金属微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铝合金具有质量轻、密度小、弹性塑性良好,比强度高、耐磨、耐蚀、导电导热性良好、加工性能优良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在一些电子产品中,铝合金主要用于制造外壳,内部结构件常用不锈钢,对于不锈钢与铝异种金属之间的连接,传统工艺采用电阻焊、搅拌摩擦焊等,但此类方法生产成本高、效率低,生产中急需用新的焊接工艺代替。
钢铝异种金属的可靠连接一直是焊接工艺难点,主要原因是钢铝两者的物理性能差异大,互溶度低,且钢铝极易生成铁铝脆性金属间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使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大大降低。例如,铝钢异种金属焊接过程中会生成大量脆性(Fe,Al)金属间化合物,而焊接热应力使得焊缝产生微裂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异种金属微焊接方法,通过精确控制激光热输入以及采用新的高速扫描方式,实现不锈钢与铝的可靠性连接,减少焊接缺陷,提升力学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异种金属微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用夹具将铝合金板与不锈钢板压紧固定;
A2、将纳秒级激光器或微秒激光器搭配高速扫描振镜头,高速扫描振镜头控制激光对铝合金板与不锈钢板进行扫描焊接,使铝合金板与不锈钢之间形成焊点,焊点根部呈“齿”状嵌入到铝合金板内。
进一步地,在步骤A1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A0、用有机溶剂擦拭不锈钢板表面,然后将其叠放在铝合金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或酒精。
进一步地,所述高速扫描振镜头采用填充线高速扫描方式:先沿连续的横线方向扫描,在前一次焊接后熔池金属未完全凝固时,再沿连续的竖线方向扫描交叉形成焊点;或者先沿连续的竖线方向扫描,在前一次焊接后熔池金属未完全凝固时,再沿连续的横线方向扫描交叉形成焊点。
进一步地,横线之间的间距与竖线之间的间距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高速扫描振镜头采用螺旋线高速扫描方式:先沿直径较小螺旋线扫描形成第一圆形焊点,在前一次焊接后熔池金属未完全凝固时,再沿直径较大的螺旋线扫描形成第二圆形焊点,两次扫描形成的圆形焊点相互重叠。
进一步地,所述较小螺旋线的直径为0.5mm,较大螺旋线的直径为0.7mm,前一次扫描的能量大于后一次扫描的能量。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线由内向外螺旋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高速扫描振镜头采用螺旋渐进高速扫描方式:用螺旋的方式绕中心点扫描一圈形成焊点。
进一步地,所述高速扫描振镜头采用同心圆高速扫描方式:先沿一个直径较小的圆扫描,然后依次沿直径较小的同心圆到直径较大的同心圆扫描,形成焊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70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