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变形镜系统及校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7068.8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3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黄磊;范俊彪;闫萌;周晨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6/08 | 分类号: | G02B26/08;G02B2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自适应 光学系统 变形 系统 校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适应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变形镜系统及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自适应光学系统包含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波前传感器、计算控制处理器和波前校正器。其中波前校正器又称变形镜,在光路中一般与波前传感器成共轭位置关系,它能够主动产生一个面形以补偿所测得波前误差,在自适应光学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变形镜的研究和发展关系到整个自适应光学系统(由大气引起的波面误差由一个可变形的镜面进行实时校正的光学技术)的校正能力和校正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变形镜系统,所述变形镜系统可以提高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校正能力和校正精度。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变形镜系统的校正方法,该变形镜系统的校正方法可以提高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校正能力和校正精度。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变形镜系统包括:图像显示装置;变形镜,所述变形镜对所述图像显示装置所输出的图像进行校正;图像采集器,所述图像采集器采集经过所述变形镜校正之后的图像;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与所述变形镜相连;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图像采集器和所述驱动器相连,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图像采集器所采集的图像信息计算所述变形镜的当前面形,所述控制器向驱动器发出控制信号以驱动所述变形镜产生所需面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变形镜系统,通过图像采集器采集经过变形镜校正之后的图像,并通过控制器对图像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驱动器根据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驱动变形镜产生所需面形,从而使得变形镜系统具备自校正功能,提高了整个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校正能力和校正精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变形镜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图像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图像采集器为CCD探测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变形镜为透镜或反射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器为高压驱动器,所述高压驱动器向所述变形镜提供-500V-500V的电压。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变形镜校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变形镜对图像显示装置所输出的图像进行校正;通过图像采集器采集经过所述变形镜校正后的图像;控制器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器所采集的图像信息并计算出所述变形镜的当前面形;控制器将当前面形和所需面形进行比对后,向驱动器发出控制信号;所述驱动器根据所接收的控制信号驱动所述变形镜产生所需面形。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变形镜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变形镜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变形镜系统100;
图像显示装置10;
变形镜20;
图像采集器30;
驱动器40;
控制器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变形镜系统100,其中,变形镜主要运用于各种自适应光学系统之中,作为波前校正器件校正波前误差,在自适应光学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自适应光学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变形镜的研究和发展关系到整个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校正能力和校正精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形镜系统100可以根据所需面形对变形镜20进行自我校正,从而提高整个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校正能力和校正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70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铁车头(2016‑2)
- 下一篇:地铁车头(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