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线缆及其制造方法和设备以及数据连接线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8429.0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2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长增 |
主分类号: | H01B11/00 | 分类号: | H01B11/00;H01B7/08;H01B7/17;H01B13/00;H01B13/012;H01R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5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线缆 及其 制造 方法 设备 以及 连接线 | ||
1.一种数据线线缆,包括芯部数据总线、总线屏蔽、绝缘外被,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数据总线是,Z方向上有至少一个、最多两个处于折叠状态的、于XY平面内排列布线的鸭蹼状屏蔽芯线排(21);
所述单个鸭蹼状屏蔽芯线排(21)结构是,由鸭蹼系带(10)联结芯线线包(13)构成的线排,鸭蹼状屏蔽芯线排处于展平状态时,所有的芯线处于同一个XY平面内平行阵列成为一个芯线排,芯线之间有预设的间隔,通过贴附于芯线排两个侧面的铝麦拉复构屏蔽膜的对夹、包裹、封合芯线线包,构成各个芯线线包的复构屏蔽膜封套(11)以及芯线线包(13)之间的鸭蹼系带(10);鸭蹼状屏蔽芯线排每个侧面的屏蔽膜中的导电铝膜有Y方向跨越整个芯线排并接触每一根芯线的外表面的连续铝膜面; 单个鸭蹼状屏蔽芯线排具有以下A型或B型两种配置结构,
A型鸭蹼状屏蔽芯线排:芯线排中所有的芯线线包单元(13)都是单根芯线置于一个封闭的复构屏蔽膜封套内形成同轴线特征的屏蔽结构;当A型鸭蹼状屏蔽芯线排被折叠收拢集成在线缆内规则化集束定置后,单个鸭蹼状屏蔽芯线排是沿Y方向收拢折叠变形成Z方向上有两个芯线层,在鸭蹼系带联结状态下,相邻芯线分列在不同芯线层内,两层芯线呈现圆木堆垛状交错叠置;
B型鸭蹼状屏蔽芯线排:在展平状态下,位于鸭蹼状屏蔽芯线排两个侧边的芯线线包单元可以是单根芯线或两根芯线置于一个封闭的复构屏蔽膜封套内、而位于中间的芯线线包单元都是两根芯线置于一个封闭复构屏蔽膜封套内;当B型鸭蹼状屏蔽芯线排被折叠收拢集成在线缆内规则化集束定置后,鸭蹼状屏蔽芯线排是沿Y方向收拢折叠变形成Z方向两个芯线层,在鸭蹼系带联结状态下,位于不同复构屏蔽膜封套内的相邻芯线分列在同一芯线层内,而位于同一复构屏蔽膜封套内的相邻芯线分列在不同芯线层内;
当线缆中Z方向上有两个鸭蹼状屏蔽芯线排时,两个鸭蹼状屏蔽芯线排可以是A型鸭蹼状屏蔽芯线排和B型鸭蹼状屏蔽芯线排的任何组合;
鸭蹼状屏蔽芯线排中的每个芯线是, 芯线A,单根金属线裸导体,或者是, 芯线A1,单根金属线导体外包绝缘,或者是, 芯线B,多根金属线合股加捻的裸导体,或者是, 芯线B1,多根细金属线合股加捻的裸导体外包绝缘,或者是, 芯线C,配位占空用的塑料线; 所述A型或B型鸭蹼状屏蔽芯线排中的全部芯线,是芯线A、芯线A1、芯线B、芯线B1、芯线C五者的任何组合;
所述XYZ为直角坐标系,X为芯线轴线方向,Y为鸭蹼状屏蔽芯线排的芯线排列方向,Z为鸭蹼状屏蔽芯线排叠置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总线屏蔽的接地线在内、所有芯线均置于鸭蹼状屏蔽芯线排内,线缆的屏蔽是一种整体屏蔽结构,总线屏蔽封套和鸭蹼状屏蔽芯线排的各个线包屏蔽封套之间,通过封套表面的导电区域的径向接触电连通,并通过鸭蹼状屏蔽芯线排中的屏蔽地线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线缆,其特征在于,线缆是圆形,通过外被绝缘的包封和填充获得的圆形线缆,线缆芯部的鸭蹼状屏蔽芯线排截面轮廓尽可能配置为接近正方形,长宽比例大于等于1:1,小于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线缆,其特征在于,线缆是扁线,线缆芯部的鸭蹼状屏蔽芯线排截面轮廓为矩形,长宽比例大于等于1:1,小于50: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数据线线缆,其特征在于,沿线缆长度方向上,鸭蹼状屏蔽芯线排截面绕X轴旋转获得芯线的YZ坐标换位,芯线排截面形状以及芯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保持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长增,未经张长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84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数据线
- 下一篇:一种设有纳米材料的简易数字信号传输线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