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需要停车的车辆上下客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9447.0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6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蕊 |
主分类号: | B61K1/00 | 分类号: | B61K1/00;B61B1/00;B61D1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73 | 代理人: | 孙强 |
地址: | 300110 天津市南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需要 停车 车辆 上下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上下客系统及其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在车辆上下客的过程中不需要停车的车辆上下客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公共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公共交通运输系统对社会的影响巨大,对城市发展起着最基本的推动作用。公共交通运输系统使市民体验到彼此间前所未有的接近,也缩短了城市和邻近村镇间以及城市中各个地点之间的距离。公共交通运输系统以提供最大的载客量为目标,大部分空间均摆设座位,通道等空间亦供乘客站立。
一般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主要由公交车辆以及道路站台组成,在具体运行的时候,乘客在站台搭乘公交车辆而后公交车辆运行逐一通过其他站台,乘客根据需要选择目的站台下车,但是随着人们出行需求的增加在路网中同时会存在着数量很多的公交车辆,而每一个公交车辆在站台都需要停下以完成乘客的上下,在高峰时段经常会出现公交车辆在站台排队,公交车辆“列车”化的情况,进而引发严重的道路堵塞,影响交通运行效率,而此是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要停车的车辆上下客系统及其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车辆上下客的过程中不需要停车,从而能够避免交通拥堵现象的发明,而此就是为本发明的主要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不需要停车的车辆上下客系统,其包括运营车辆以及站台,其中,该站台设置在运营道路一侧,该运营车辆在该运营道路上行驶,当该运营车辆经过该站台的时候进行上下乘客的动作。
该运营车辆包括车辆本体以及车辆车厢衔接部分,该车辆车厢衔接部分设置在该车辆本体上,该站台包括站台车厢衔接部分以及站台本体,该站台本体中设置有乘客行走通道,该站台车厢衔接部分设置在该站台本体一侧并靠近该运营道路,该站台车厢衔接部分与该站台本体中的该乘客行走通道相连通。
该车辆上下客系统还包括若干个分离式车厢,若干个该分离式车厢分为上客车厢以及下客车厢。
在该站台位置该上客车厢首先连接在该站台车厢衔接部分上,此刻,乘客通过该站台本体进入到该上客车厢中,当该运营车辆运行到该站台位置的时候,该上客车厢与该运营车辆的该车辆车厢衔接部分建立连接关系,该上客车厢挂设在该车辆车厢衔接部分上,与此同时,该上客车厢解除其与该站台车厢衔接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该运营车辆携带该上客车厢驶离该站台不停顿的继续向下一个站台方向运行,这个时候,连接在该运营车辆上的该上客车厢转换为该下客车厢。
该运营车辆携带该下客车厢运行到下一个该站台位置的时候,该下客车厢与该站台的该站台车厢衔接部分建立连接关系,该下客车厢挂设在该站台车厢衔接部分上,与此同时,该下客车厢解除其与该车辆车厢衔接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该运营车辆不停顿的继续向下一个站台方向运行,此时,该下客车厢中的乘客由该下客车厢进入到该站台本体中以完成下乘客的动作,而此刻,连接在该站台的该站台车厢衔接部分上的该下客车厢转换为上客车厢,如此循环往复。
该站台的该站台车厢衔接部分能够同时挂设若干个该上客车厢,该运营车辆能够同时携带若干个该上客车厢运行,同时挂设在该站台车厢衔接部分上的若干个该上客车厢之间相互连通,使乘客能够走动选择车厢,由该运营车辆同时携带运行的若干个该上客车厢之间相互连通,使乘客能够走动选择车厢。
当该运营车辆接近前方将要驶达的该站台的时候,将被在该站台位置卸载的该上客车厢中发射声光信号以提示乘客走向该上客车厢,当所有需要在该站台下车的乘客进入到该上客车厢中后,该上客车厢封闭,在该运营车辆驶达到该站台的时候将该上客车厢卸载在该站台位置。
该车辆本体包括运载底板以及主体架,该主体架固定设置在该运载底板顶部,该主体架两侧分别设置有该车辆车厢衔接部分若干个该上客车厢分别被挂设在该主体架两侧。
该上客车厢以及该下客车厢都具有车厢门,内部设置有乘客座椅、该站台本体中设置有安全屏蔽门。
该上客车厢以及该下客车厢的两侧都设置有插入轨道,该车辆车厢衔接部分以及该站台车厢衔接部分都包括轨道衔接块以及伸缩减震器,该轨道衔接块固定连接在该伸缩减震器的端部,该插入轨道能够滑动插入并固定在该轨道衔接块中。
在该上客车厢以及该下客车厢的前后两端部分别设置有防碰器,该防碰器包括防碰头、缓冲器以及固定块,其中,该缓冲器连接在该防碰头与该固定块之间。
该车辆本体为机动车辆或者电动车辆或者轨道运行车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蕊,未经王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94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列车及其制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点式级别下列车安全防护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