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N-bit可调光延时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9460.6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7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冰;严亭;赖龙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信及光子集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2 | 分类号: | G02B6/32;G02B6/35;G02F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7 上海市杨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光 延时器 光开关芯片 延时模块 相控阵雷达系统 输入输出光纤 准直透镜阵列 光开关单元 高效耦合 工艺实现 透镜阵列 延时单元 阵列集成 体积小 重量轻 光控 星载 延时 底座 雷达 一体化 应用 | ||
1.一种高精度N-bit(N≥1)可调光延时器,主要由光开关芯片、自由空间光延时模块、透镜阵列、输入/输出光纤Pigtail、底座组成,其特征在于:
a)所述N-bit可调光延时器包含N级可调光延时单元,每个光延时单元包含2个光延时回路,2个光延时回路的光程差即构成该光延时单元的可调光延时长度。所述N个可调光延时单元的光程差满足20ΔL、21ΔL……2N-1ΔL关系,其中ΔL表示可调光延时步长。
b)所述光开关芯片包括N+1个光开关单元,N+1个光开关单元由上至下并列排布,其中与输入光纤相耦合连接的为第1个光开关单元,与输出光纤相耦合连接的为第N+1个光开关单元,所述第1个光开关单元为2×2或1×2光开关,所述第N+1个光开关单元为2×2或2×1光开关,其余N-1个光开关单元均为2×2光开关。
c)所述2×2光开关包括2个输入端和2个输出端,分别为上路输入端、下路输入端、上路输出端、下路输出端,1×2光开关包括1个输入端和2个输出端,其中2个输出端分别为上路输出端、下路输出端,2×1光开关包括2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其中2个输入端分别为上路输入端、下路输入端。所述上路指2个输入端或输出端中靠近上侧的端口,下路指2个输入端或输出端中靠近下侧的端口。
d)所述第i级(1≤i≤N)可调光延时单元的2个光延时回路,其回路构造方式是,其中一个光延时回路中的光信号经第i个光开关单元的某个输出端输出,通过透镜耦合至自由空间,经过自由空间光延时模块的反射镜实现光路反折,再通过透镜耦合至第i+1个光开关单元的某个输入端,另一个光延时回路中的光信号从第i个光开关的另一个输出端输出,通过自由空间光延时模块中光路反折后耦合输入至第i+1个光开关的另一个输入端。
e)所述自由空间光延时由两部分光延时模块组成,分别置于光开关芯片的两侧,各级光延时单元间插设置于两部分延时模块中。
f)所述光延时模块由一系列反射镜与衬底材料构成,通过反射镜排布设计实现各级可调光延时长度。
g)所述的光开关芯片光输入/输出波导与自由空间光延时模块,两者通过透镜阵列进行耦合。
h)所述光开关芯片、自由空间光延时模块、透镜阵列、输入/输出光纤Pigtail等部件,通过所述的底座机械结构来实现彼此间最佳耦合及相对位置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i级可调光延时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光延时回路中的光信号经第i个光开关单元的上路输出端输出,通过透镜耦合至自由空间,经过自由空间光延时模块的反射镜实现光路反折,再通过透镜耦合至第i+1个光开关单元的下路输入端,另一个光延时回路中的光信号从第i个光开关的下路输出端输出,通过自由空间光延时模块中光路反折后耦合输入至第i+1个光开关的上路输入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i级可调光延时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光延时回路中的光信号经第i个光开关单元的上路输出端输出,通过透镜耦合至自由空间,经过自由空间光延时模块的反射镜实现光路反折,再通过透镜耦合至第i+1个光开关单元的上路输入端,另一个光延时回路中的光信号从第i个光开关的下路输出端输出,通过自由空间光延时模块中光路反折后耦合输入至第i+1个光开关的下路输入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延时单元,其延时回路可由相邻的光开关单元+自由空间延时来构造,也可以由间隔的光开关单元+自由空间延时来构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级可调光延时单元,只需构成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个长度不等的光程差,但对各级光延时单元构造光程差的先后顺序并不限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开关芯片,可以利用热光效应、电光效应、等离子色散效应、或MEMS物理机制实现,可以基于硅、有机聚合物材料实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开关芯片,其特征在于:通过对芯片波导端面进行垂直斜抛光处理以增加回波损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开关芯片,其特征在于:通过对芯片波导端面进行水平斜抛光处理以增加回波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信及光子集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信及光子集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946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