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2186.8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4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姜伟丽;马艳;任相亮;胡红岩;马小艳;马亚杰;王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47/24 | 分类号: | A01N47/24;A01N43/90;A01P7/04 |
代理公司: | 11002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文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5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甲维盐 丁硫克百威 杀虫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杀虫组合物,具体是一种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该杀虫组合物所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质量之和占杀虫组合物总质量的15‑20%,其中甲维盐的质量占杀虫组合物总质量的0.1%~1%。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克服现有农药单剂使用的不足,扩大了杀虫谱,不仅能防治刺吸式口器还能防治咀嚼式口器害虫,而且对主要害虫的毒力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有效降低了有效成分的使用量及使用成本,延缓害虫抗性的产生。此外,该组合物提供了一种更适于农业使用的组合物,尤其适用于棉田中的棉蚜和棉铃虫等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害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虫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棉花(Gossypium hirstum L.)是世界性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纤维作物。棉花病虫害一直都是威胁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 H.)大爆发,给棉花生产带来致命打击。从1996年起,转Bt基因抗虫棉在美国、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家开始商业化推广应用,这对当时防治棉花主要害虫棉铃虫、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量等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同时,转基因棉的种植,使得传统用药方式发生改变,棉田害虫种群结构也随之发生演变,一些刺吸式害虫如棉蚜(Aphis gossypii G.)、棉叶螨(Tetranychus cinnatarinus B.)、棉盲蝽等其种群数量明显上升,发生及危害日益加重。然而,随着单一基因Bt抗虫棉的大面积种植,棉铃虫对Bt的抗性问题也日益突出。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Emamectin Benzoate),是一种超高效、绿色环保型杀虫、杀螨剂,具有广谱、无残留、高选择的特性。其是阿维菌素经化学合成的产物,同阿维菌素相比,其活性提高了100~200倍,毒性降低2~3数量级,对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和其它许多害虫及螨类的活性极高,是生物源类无公害农药,广泛应用于蔬菜、棉花等经济作物防治害虫。其作用机理通过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如谷氨酸盐和氨基丁酸的作用,扰乱正常的神经传导,最终使害虫几小时内迅速麻痹、拒食、缓慢或不动,且在24~48h内死亡。作用方式以胃毒为主触杀作用,在常规剂量范围内对有益昆虫及天敌、人、畜安全,可与大部分农药混用。
丁硫克百威(carbosulfan)是由美国富美实(FMC)公司开发的一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杀螨剂,其毒性机理是抑制乙酰胆碱酶和羧酸酯酶的活性,影响昆虫正常的神经传导而致死,其渗透力强、作用迅速、残留低、使用安全等优点,具有胃毒及触杀作用。在防治水果、蔬菜、玉米、棉花、水稻等多种经济作物虫害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尤其对蚜虫的防治效果表现优良。
为了避免因长期使用单一品种农药导致害虫的耐药性上升,提高害虫的综合治理,本发明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复配并具有明显增效作用的配比,用于防治棉花咀嚼式和刺吸式害虫,而目前关于甲维盐与丁硫克百威复配的杀虫组合物在棉田上用于防治多种害虫,尚无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所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质量之和占杀虫组合物总质量的15-20%,其中甲维盐的质量占杀虫组合物总质量的0.1%~1%。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所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质量之和占杀虫组合物总质量的17%,其中甲维盐的质量占杀虫组合物总质量的0.1%~1%。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所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质量之和占杀虫组合物总质量的15-20%,其中甲维盐的质量占杀虫组合物总质量的0.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21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检修专用磁吸定位应急灯
- 下一篇:一种农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