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Fe7Ni3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2632.5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4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孙根班;袁萌伟;林柳;刘慧辉;马淑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大科技园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90 | 分类号: | H01M4/90;H01M12/06;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刘继富;王春伟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fe7ni3 纳米 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Fe7Ni3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乙酰丙酮铁、乙酰丙酮镍加入到溶剂中分散,然后再加入矿化剂和十八胺,分散均匀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入水合肼,加热至180℃~200℃,反应1小时~5小时,分离出反应产物,洗涤并干燥所述反应产物;
其中,所述矿化剂为碱金属氢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乙酰丙酮铁和所述乙酰丙酮镍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所述乙酰丙酮铁的物质的量与所述十八胺的质量的比值为0.35mmol/g~1.75mmol/g;
所述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2-吡咯烷酮及油胺中的至少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矿化剂为氢氧化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酰丙酮铁的物质的量与所述溶剂的体积的比值为0.02mmol/mL~0.1mmol/m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酰丙酮铁的物质的量与所述矿化剂的质量的比值为0.7mmol/g~3.5mmol/g。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酰丙酮铁的物质的量与所述水合肼的体积的比值为0.14mmol/mL~0.7mmol/m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1小时~3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大科技园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大科技园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263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用于垂直磁记录介质中软磁性膜层的CoFeNi-系合金和溅射靶材料
- 一种耐磨蚀电机电刷
- 添加有Cu的Ni-Cr-Fe基合金钎料
- Fe7Ni3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电子电气设备用铜合金、电子电气设备用铜合金薄板、电子电气设备用导电部件及端子
- 利用修复镍离子污染废水原位制备镍铁双金属材料的方法
- 一种Si/La<sub>15</sub>Fe<sub>2</sub>Ni<sub>72</sub>Mn<sub>7</sub>B<sub>2</sub>Mo<sub>2</sub>复合储氢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一种Ti-Zr-Ni-Fe-Cu-Co-Mo-B钎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添加有Cu的Ni-Cr-Fe基合金钎料
- Ni-Al@γ-Fe<base:S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