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油高效快速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3824.8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7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祁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长市康宁甘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8F9/22;F28F1/00;C07C29/76;C07C31/2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屈科辉;傅磊 |
地址: | 239300 安徽省滁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油 横隔板 冷却箱体 上冷却腔 环形冷却腔 第一管件 进管 连通 第二腔室 高效快速 冷却装置 第一端 冷却管 竖隔板 穿过 分隔 底板 水平方向间隔 一一对应设置 工作效率高 室内 从上到下 第一腔室 冷却效果 平行布置 数量一致 腔室 冷却 室外 伸出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甘油高效快速冷却装置,冷却箱体内设有第一横隔板、第二横隔板,第一横隔板、第二横隔板将冷却箱体从上到下依次分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二腔室外周设有环形冷却腔,多个竖隔板在第二腔室内将第二腔室分隔成多个上冷却腔,冷却管第一端与环形冷却腔连通且冷却管第二端依次穿过多个竖隔板与环形冷却腔连通;第三腔室内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有数量与上冷却腔数量一致的第一管件组,多个第一管件组与多个上冷却腔一一对应设置各第一管件组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甘油进管,甘油进管第一端穿过第二横隔板与上冷却腔连通,甘油进管第二端穿过冷却箱体底板伸出冷却箱体外。本发明对甘油进行多次冷却,冷却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甘油提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甘油高效快速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甘油是经粗甘油加工、提炼、过滤而成的一种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的添加剂。在工业甘油加工过程中,一般需要经加热炉加热、气体分解、冷却、除盐、脱色过滤,然后制成成品甘油。现有工业甘油在冷却时,一般采用时效处理对甘油进行冷却,然后在进行脱色过滤。但时效处理最短也需要4~6小时才能完成,效率极低,在生产高峰期,根本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甘油高效快速冷却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甘油高效快速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体,冷却箱体内设有第一横隔板、第二横隔板,第一横隔板、第二横隔板将冷却箱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分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其中:
第二腔室外周设有环形冷却腔,冷却箱体上设有与环形冷却腔连通的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第二腔室内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竖隔板,多个竖隔板在第二腔室内将第二腔室分隔成多个上冷却腔,第一横隔板设有数量与上冷却腔数量一致的甘油出口,多个甘油出口与多个上冷却腔一一对应设置且多个甘油出口分别将多个上冷却腔与第一腔室连通;第二腔室内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有多层冷却排,各层冷却排分别包括多个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的冷却管,冷却管第一端与环形冷却腔连通且冷却管第二端依次穿过多个竖隔板与环形冷却腔连通;
第三腔室内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有数量与上冷却腔数量一致的第一管件组,多个第一管件组与多个上冷却腔一一对应设置各第一管件组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甘油进管,甘油进管第一端穿过第二横隔板与上冷却腔连通,甘油进管第二端穿过冷却箱体底板伸出冷却箱体外;冷却箱体外壁上设有与第三腔室连通的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
优选的,多个竖隔板内分别设有内冷却腔,第一横隔板上设有数量与竖隔板数量一致的甘油进口,甘油进口与竖隔板一一对应设置且甘油进口与内冷却腔连通;第三腔室内设有数量与竖隔板数量一致的第二管件组,多个第二管件组与多个竖隔板一一对应设置,各第二管件组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甘油出管,甘油出管第一端穿过第二横隔板与内冷却腔连通且甘油出管第二端穿过冷却箱体底板伸出冷却箱体外。
优选的,甘油出管呈螺旋状且甘油出管的螺旋间距从靠近第二横隔板一端向远离第二横隔板一端逐渐增大。
优选的,甘油进管呈螺旋状且甘油进管的螺旋间距从靠近第二横隔板一端向远离第二横隔板一端逐渐增大。
优选的,上冷却腔内任意相邻两层冷却排之间分别设有第三横隔板,第三横隔板上分布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
优选的,内冷却腔内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第四横隔板,多个第四横隔板在内冷却腔内将内冷却腔分隔成螺旋形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长市康宁甘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长市康宁甘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38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