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夜间前方车辆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4227.7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9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港市瑞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32;G06K9/34;G06K9/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方车辆 检测 二值图像 判断机制 位置特征 团块 预处理 车辆检测区域 对视频图像 图像二值化 车辆尾部 车辆尾灯 反光区域 高斯滤波 视频图像 车道线 车尾部 车尾灯 二值化 反光灯 复杂度 鲁棒性 实时性 反光 灰度 截取 剔除 路灯 采集 改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夜间前方车辆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前方车辆视频图像,对视频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截取车辆检测区域、高斯滤波和二值化,得到二值图像;S2:提取二值图像中的团块及团块的几何和位置特征;S3:根据车辆尾灯对及车辆尾部的大面积反光区域的几何和位置特征,建立生成假设车辆的判断机制,用以检测出前方车辆。本发明采用改进Otsu方法进行图像二值化,由于舍去了小于的灰度值,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更利于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利用车尾灯对及车尾部的大面积反光这昂个特征建立生成假设车辆的判断机制,剔除车道线、路灯、路面反光灯因素的干扰,提高前方车辆检测的鲁棒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夜间前方车辆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夜间交通事故情况更为严峻,相关统计资料表明,夜间的行车交通事故率是白天的两倍以上。夜间行车具有光照不足、视野范围变小等特点,同时驾驶员夜间行车易疲劳,加上灯光的移动及后车远光灯的照射,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夜间安全辅助驾驶技术应运而生,并且迫在眉睫,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白天光照充足车辆边缘清晰,与其他景物之间对比度大,且在路面有较明显的阴影,因此利用角点、水平和垂直边缘、地面阴影等特征,可以较容易地检测到前方车辆。而夜间光线条件复杂,车尾转向灯闪烁、路灯、迎面行车的车头灯、车牌反光及路面反光都对车辆的检测造成严重干扰,致使常规的边缘检测方法在夜间工作时效果甚微,白天的检测方法基本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夜间前方车辆检测方法。
一种夜间前方车辆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前方车辆视频图像,对视频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截取车辆检测区域、高斯滤波和二值化,得到二值图像;
S2:提取二值图像中的团块及团块的几何和位置特征;
S3:根据车辆尾灯对及车辆尾部的大面积反光区域的几何和位置特征,建立生成假设车辆的判断机制,用以检测出前方车辆。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二值化采用改进Otsu方法,具体如下:
S1-1:运用传统Otsu阈值法对图像提取阈值;
S1-2:利用T1对图像进行分类,大于T1的像素为1,小于T1的像素为0;
S1-3:再次利用传统Otsu阈值法对图像中标记大于T1的部分提取阈值T2;
S1-4:用阈值T2对图像进行二值化,目标灰度为1,背景灰度为0。
进一步的,提取二值图像中的团块及团块的几何和位置特征具体方法如下:
S2-1:提取候选团块:
提取二值化图像中所有连通域,利用其行列起止位置构成一个矩形区,得到具有几何及位置特征的候选团块,对二值化图像进行连通区域标记,得到候选团块集合C={C0,C1,...,Cn};
S2-2:提取候选团块的几何和位置特征:
1)团块的宽和高分别记为W(Ci)、H(Ci);
2)两团块的宽度差和高度差,分别记为:
3)分别记团块顶边的纵坐标t(Ci)、底边的纵坐标b(Ci)、左边的横坐标l(Ci)、右边的横坐标r(Ci);则有两个团块之间的水平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港市瑞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港市瑞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42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车底阴影的车辆检测方法
- 下一篇:交通信号灯重定位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