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光纤不锈钢管生产线的智能排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4300.0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66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严程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H54/28 | 分类号: | B65H54/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光纤 不锈钢管 生产线 智能 排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纤不锈钢管生产线的智能排线器,属于光纤光缆制造设备领域,包括排线装置主体,所述排线装置主体包括位置调节单元、排线保护单元和全自动排线单元;所述位置调节单元包括纵向导轨、横向导轨、纵向齿条、横向齿条、滑动齿轮、气压显示器、调压阀和升降把手;所述排线保护单元包括碾压轮、排线手臂、红外发射器、气缸、升降杆、计米器、气压泵和限位阀;所述全自动排线单元包括光纤钢管、收线盘、排线笼门、控制柜、液晶触摸屏和电机。本发明设计简单,结构合理,可有效防止光纤钢管排线仰角过大而弯折,提高光纤钢管排线的自动化程度,增加排线整齐度与美观度,有效规避钢管排线时的滑线、压线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光缆制造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纤不锈钢管生产线的智能排线器。
【背景技术】
光纤是当今社会信息传递与信息交流的主要通信渠道,在OPGW、OPPC等常用通信光缆中需要对不同芯数的光纤外加钢管进行保护,光纤钢管的加工需要一套完整的生产线,而排线装置是光纤钢管生产线上最后一道工序。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钢管排线装置无法实现全自动排线,且排线不规律,易出现滑线、压线问题,给制造光缆带来了潜在的危害。因此,设计一种全自动排线装置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光纤不锈钢管生产线的智能排线器,以解决上述问题,防止光纤钢管排线仰角过大而弯折,提高光纤钢管排线的自动化程度,增加排线整齐度与美观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光纤不锈钢管生产线的智能排线器,包括排线装置主体,所述排线装置主体包括位置调节单元、排线保护单元和全自动排线单元;所述位置调节单元包括纵向导轨、横向导轨、纵向齿条、横向齿条、滑动齿轮、气压显示器、调压阀和升降把手;所述纵向导轨正面通过滑块与横向导轨背面相连;所述纵向齿条顶端与横向导轨背面固定相连;所述横向齿条与横向导轨固定相连;所述滑动齿轮上端与横向导轨固定相连、下端与横向齿条相连;所述气压显示器输入端与调压阀输出端相连、与控制柜控制接口电性相连;所述升降把手与横向齿条始端固定相连;所述排线保护单元包括碾压轮、排线手臂、红外发射器、气缸、升降杆、计米器、气压泵和限位阀;所述碾压轮上轮与计米器相连、下轮与排线手臂相连;所述红外发射器安装于排线手臂末端两侧,所述红外发射器输入端与控制柜控制接口电性相连;所述气缸上端固定于排线手臂中间位置;所述升降杆通过螺纹与气缸滑动相连;所述气压泵输出端通过输气管与气缸相连;所述限位阀安装于气缸一侧;所述全自动排线单元包括光纤钢管、收线盘、排线笼门、控制柜、液晶触摸屏和电机;所述光纤钢管穿过碾压轮上、下轮和排线手臂内部中空管、始端与收线盘相连;所述收线盘通过转动轴承与排线笼门相连;所述液晶触摸屏输入端口与控制柜控制接口电性相连;所述电机输入端与控制柜控制接口电性相连、输出端与排线笼门相连;所述红外发射器采用两只相距2.0mm的红外发射器,每只含有上、下两个红外发射孔;所述计米器采用GI355.170C315电子计米器。
进一步地,所述气压泵采用W-0.9/12.5型气压泵。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阀上、下阀分别负责限制排线手臂前端手臂的最小与最大抬头角。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柜核心部件采用PLC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采用2000W无刷直流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设计简单,结构合理,采用气路设计,动力大,节约成本,排线笼门排线速度及收线盘转速稳定,排线装置红外定位准确无误,排线手臂前端自动抬头时刻与收线盘排线高度实现最佳匹配,防止光纤钢管排线仰角过大出现弯折现象,提高了光纤钢管排线的自动化程度,同时增加了排线整齐度与美观度,有效规避了钢管排线时的滑线、压线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光纤不锈钢管生产线的智能排线器主体正面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43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棉卷及防粘纱线卷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槽筒